-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俗民方法学概述 俗民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又被称为本土方法论、常人方法论等,它是一门关注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互动中所使用的方法的学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西部海岸。其创始人哈罗德·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1917——),是美国社会学家,195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4年开始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其代表作有《常人方法论研究》(1967)、《论实践行动的形式结构》(1970)、《日常生活墨守陈规原因的研究》(1972)。Ethnomethodology一词由加芬克尔于1954年提出,标志着俗民方法学的诞生。 加芬克尔曾师从社会学家帕森斯和舒茨,自称受舒茨的影响很大。 基本主张 俗民方法学认为,传统的菉众?鰀???鴌?鵴鷘??鴝?鱚???鰀??????????鰬?????????鵴?鲒??????殦??而云??鷛徢ぴ?磓鶂??统d讲??練???竢?磟鶂???楃耔绉?楂灔???琳??鶃??畛耔?纺悊?暫?*?煫??碳???菸??玂实有三大特征:一,日常生活性(everyday life character);二,毋庸置疑性和理所当然性(unquestioned and take for granted);三,延续展开中并不断建构的过程性(ongoing constructing process)。 总体上说,俗民方法论是从最普通的老百姓的日常行动和其看??纗????摣??橸?謒??掴?⊕???橸?翶???雊癰甽??擱閮????袄唪???勈????譳?伧解滐?觗£??譿仐??伧??諥?滣?诟?退£???譳?伧??諥?兼?倀?觚????溣趧滐觱焉?译濡?咨??嗌厃奫摳?唣?韀??????厀饮??韔?去鏧壛???????锣扰????钪?心???????????????忡????丬?譳??菡和制?去行事;另一方面缌鶭鷘?鷊?????鳀???麸??鱵???????鶬鷘返躧所生活的社会世界,并在他们的相互默佑?观躩???觚觝?仟??憊??妣并理所当然加以接受和贯彻的行为模式中建构起他们的社会实在。社会并不需要社会学家的分析、观察和评论,就早已按大多数人的普通观点和方法论而“客观地”和“现实地”存在和运作在那儿。所以,社会究竟是什么,不应该以“社会学家”的特殊身份和特殊观点去加工和改造,而是以生活中其本来早已存在的面目并不断继续运转的运作机制去分析和观察。 俗民方法学对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研究 实践行动的索引性表达 约定俗成的共同理解 实践行动的反思性 实践行动的索引性表达 加芬克尔把表达分成两类:一是索引性表达;二是客观性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使用索引性表达。索引性表达有以下两个特征:(1)用于索引性表达的词,不是特指的,需要阐释或联系上下文,其含义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你好”这个词,我们平时打招呼用这个词,是一种礼貌,林黛玉临死的时候,直声叫:“宝玉,宝玉,你好……”,却非打招呼那个“你好”的意思。(2)索引性表达都不是很精确的。例如,我走姥姥家,姥姥那个村的人见到我,会问:“你几时来的?”那我回答:“我今天来的或者是昨天来的。”我不会说“我昨天上午9点40开始赶路,10点10分到的。”这种回答是一种客观性表达,是科学领域中的表达方式。 约定俗成的共同理解 加芬克尔认为,个人通过建立与分辨特定场合的共同理解而相互沟通。俗民方法学把这一事实作为各种分析的中心与基础。加芬克尔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谈话中,一般使用索引性表达,也即有所省略的表达。 案例一 谈话的实际内容 丈夫:达纳今天不用人帮助就成功地往停车计时器中放了一个便士。 谈话者实际表达的意义 今天下午,我把我们四岁的儿子达纳从幼儿园接回家。当我在停车计时器旁停车时,他爬了上去,放了一个便士。以前,他要爬那么高,总要有人帮助才行。 续上 妻子:你带他去音响商店了? 由于达纳在停车计时器里放入一个便士,这说明你停车时,他和你在一起。我猜想,你在接达纳回家的路上,也许在音响店停车了?因为音响商店门口有停车计时器。 丈夫:没有,到修鞋店了。 妻子:为什么? 我没有带达纳去音响商店。我在去接他的路上去了音响商店。在接了他回家的路上,我带他去了修鞋店。 我知道你去修鞋店是有原因的,但不知道你去干什么? 丈夫:我给我的鞋买了一副新鞋带。 你那双平底鞋也该换双新后跟了。 你记得,有一天我的棕色便鞋上的一根鞋带坏了,我这次去修鞋店买了一副新鞋带。 你说的这件事我想起来了。但你也应该修一下那双平底便鞋,换一个新的后跟,你最好让人把它尽快修好。 案例二 (一天晚上,夫妇俩正在看电视) 丈夫:我有些疲劳。 妻子:你是什么样的疲劳?是身体上的, 精神上的,还 是有点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