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清朝.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中国的末代王朝 清朝 (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 清朝政治制度的历史 (一)清入关前,是清政权兴起而又变化复杂、迅速演变的时期。其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从努尔哈赤建立政权起,到皇太极天聪五年七月设立六部,为满族政权的领主贵族政治体制时期,具体表现为该政权完全以八旗领主分封形成统治体制。 2、天聪五年七月至顺治元年。是领主贵族政治体制向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政体的转变时期。 清朝政治制度的历史 (二)清入关后的顺治元年至康熙前期,是清王朝承袭中原汉族明王朝之国家建置,并保留原有一些机构(主要是满族政权特有机构),而建立统一的清帝国国家机构及行政制度的时期。 1、中央机关中的中枢机构,以内三院行使内阁职能,逐步演变为部院之上的中枢机构,最终定名为内阁,成为国家最高机关。 2、在军事统治政策上,原八旗兵完全变为职业兵,以兵饷、旗地收入作生活来源。 3、对百姓实行永不加赋的财政政策 。 清朝政治制度的历史 (三)康熙中期以后至乾隆末,是地方各省行政制度完善、统治深入,对边疆统治扩大、深入化时期,也是中央的中枢机构进一步改进,皇权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时期。 1、中央的中枢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及议政处,对满族宗室王公、勋戚贵族的任用逐渐减少并最终取消,同时增设满汉大臣并用的军机处,提内阁大学士为正一品,又增设协办大学士。 2、创行秘密立储制度,使立储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消除了因此而产生的结党乱政。 清朝政治制度的历史 (四)嘉庆朝及道光二十年以前,是清王朝政治制度变化不大,对以前形成的制度因循实行的时期。 (五)道光二十年至光绪中期甲午战争,是清王朝在遭受列强沉重打击后,改变传统的对外国策,被迫与列强打交道,而建立一些新机构,实行某些新制度的时期。 (六)甲午战争以后至清亡,是清王朝改革政治制度,引进西方政治制度的时期。 清朝主要制度: 行政制度 八旗制度 官吏制度 科举制度 后妃制度 。。。。。。 一:中枢机构 1、内阁和军机处 2、翰林院、南书房及詹事府 3、通政使司和奏事处 4、中书科 内阁和军机处 内阁和军机处是清代直接辅佐皇帝治国理民的最重要的机构。这就是通常所谓的中枢机构或决策机构。大体上说,乾隆以前,内阁起主要作用;乾隆之后,军机处则在辅佐皇权方面取内阁而代之。 翰林院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均由翰林官主持,形成座师制度。翰林院制度不始于清代而以清代为最完备,资料最为丰富,机构最为庞大,品秩最为突兀,规模最为壮观,是集历代大成的产物。 南书房 南书房本康熙帝读书处,俗称南斋。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清代士人视之为清要之地,能入则以为荣。 詹事府 清沿明制,于顺治元年(1644年)设詹事府,为辅导东宫太子之机构,同年十一月裁撤,其事务归入翰林院 。 通政使司和奏事处 ①通政使司:清廷掌收题本的机关,它的主要职责是收纳各省题本,校阅后送交内阁;查有题本不合规制的,揭送内阁参办;如题本有逾限期的,则须移文有关部门议办;在京各衙门的一切奏本,不分公私,也均须送通政使司呈进。通政使司就是将上情下达,除日常政务和紧急事件之外,就是冤狱。 ②奏事处:雍正时设置,可分内奏事处与外奏事处。掌管呈递题奏本章和传宣谕旨,引带皇帝如对人员,呈递各地与王公大臣贡物,排定八旗、侍卫处、各部院每日在朝轮班值日班次,内外各衙门奏折除军机处奏折径交内奏事处呈进,余交外奏事处转内奏事处呈送皇帝。 中书科 中书科是专门为皇帝缮写授封亲王、亲王世子、亲王福晋、贝勒、贝子、镇国公、奉恩将军、蒙古王公及文武有功人员等等的册、宝、诰等文书的机构。 二、中央政务部门 清代中央政务部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行政“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管理周边名族:理藩院 3、外交:礼部会同四译馆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4、监察:大理寺和都察院 5、其他机构: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太医院、宗人府、内务府等。 当时各部的设置与位置安排 三、军事系统: 清朝军队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 ,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 。驻防八旗驻扎于全国各重要之地,内地将军等只管军事,而驻扎边疆的将军等要兼管民政。绿营即汉兵,驻扎京师的称巡捕营,归步军统领管辖。 四、地方行政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