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组织入厂调查苹果供应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工组织入厂调查苹果供应链

劳工组织入厂调查苹果供应链 HYPERLINK / 华股财经 2012年02月15日 09:09:3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T|T   此前苹果也曾进行过不少调查,但供应商会提前应对。此次FLA的调查结果是否全面真实仍存疑   身陷在华“血汗工厂”舆论风暴眼,“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正在调整姿态。   昨日,苹果官网披露,应该公司要求,第三方机构——公平劳工协会(FLA)已着手对包括富士康在内的苹果总装供应商展开特殊的志愿性督察。   本报记者昨日致电FLA东亚事务协调员彭景雯(音)女士,彭女士证实FLA专家组已经在深圳苹果代工厂展开驻厂调查,但一切具体情况统一由FLA美国总部媒体事务部门披露。截至昨日发稿时,本报拨打FLA美国总部媒体事务部门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苹果向前跨出了重要一步。”曾参与多家NGO同苹果公司谈判的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这家向来以傲慢强硬著称的企业如今开始正视社会责任,并向产业链上下游施加影响。   尽管遭遇密集质疑,但苹果的股价并未受明显影响,近三月来,其纳斯达克股价从360美元左右几乎一路上升至目前的500美元上下。   富士康调查已开始   此次受托进行调查的FLA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监督全球各地工人的工作条件。今年1月,苹果成为FLA首个科技业会员企业。今年2月,苹果首度公开了其多年视作机密的供应商名单,并披露了自2006年以来其对供应链自查的记录,并承诺将请FLA进行第三方调查。   第三方调查已经开始。苹果官网披露,由FLA总裁范希尔登(Auret van Heerden)率领的一个劳工权益专家小组已于本周一上午对富士康深圳工厂展开初次调查。   作为此次独立评估的一部分,FLA将就工作和生活条件询问富士康数千名员工,问题涉及其健康、安全、薪水、工作时长、同管理层的沟通等。FLA调查小组还将检查工厂的制造区、员工宿舍及其他设施,最终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估报告。   来自富士康方面的消息也证实了此事。富士康零售部门主管、公司发言人胡国辉(Louis Woo)周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FLA将对富士康在中国的至少四个厂区展开调查。   FLA的调查将覆盖90%以上的苹果供应商,首份调查结果和意见将于3月初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   据马军称,自2010年4月开始,中国的多家NGO就苹果在华供应链社会责任缺失发布报告,但苹果直到2011年8月才开始同中国NGO沟通。此后的半年间,双方进行了6轮会谈,在巨大的分歧间逐步找到了共识。   今年1月,中国NGO代表终同苹果达成协议,将从两家供应商试点开始,由NGO组织对其中国供应链的环保问题进行第三方独立调查。而在劳工权益方面,苹果承诺委托FLA进行调查并在其官网公布结果和意见。    马军说,业内会密切关注FLA调查的内容是否会全面公开细节。他认为,对于苹果而言,关键的一步是做到真正的第三方调查,即除涉及公认的商业机密信息 外,调查过程、结果及细化数据全部向公众开放。他表示,由中国NGO负责的环保领域试点供应商名单还未确定,但调查方式肯定会全面公开透明。   但也有曾在苹果供应商服务人士对《第一 HYPERLINK 财经日报》透露,此前苹果也曾进行过不少调查,但供应商会提前应对,包括暂时调整工期、控制工人言论等进行敷衍、粉饰。他对这次FLA的调查结果是否全面真实仍感担忧。   质疑外包道德基础   硬苹果开始软化,被认为是受到了来自媒体和公众关于社会责任质疑的压力,它急需修复被严重损害的商业名誉。    在其庞大的产业生态中,苹果居于价值链顶端,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韩国代表部的数据称,苹果公司每部iPad的利润达150美元,为销售价 格的30%,提供了CPU、液晶屏、内存等核心零部件的韩国得到的利益为34美元,而中国劳工获得的薪水则仅仅为每部8美元。   人们认为它助长甚至催生了“血汗工厂”,忽视劳工利益保护。近年以来富士康10多人连续跳楼事件、苏州联建正己烷毒害事件、武汉明幸电子排污事件、苏州可成有毒气体排放事件、成都富士康和上海和硕的爆炸事件都招致了全球媒体的质疑。   另一个压力是有关“美国就业岗位流失海外”的质疑。该话题因美国选战引发极大关注。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询问苹果当时的掌门人乔布斯,能否将外包的制造业就业岗位转移回美国,乔布斯说由于巨大的成本差异已无可能。   但近期美国媒体开始集中批评苹果,称其靠牺牲中国劳工权益获得低成本,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易对本报分析说,美国媒体的弦外之音是:苹果在中国享受的低劳工成本是不道德的,因此其拒绝将就业岗位转移回美国的理由也不正当。   2012年1月中旬,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曝光富士康等苹果代工厂非法使用童工、长期加班。报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