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各.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各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 道德信念:指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 道德评价:指运用道德准则对别人或对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最近发展区: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前者是指现在已经具有的发展水平,后者是指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 品德测评: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测评对象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并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定性或定量的价值评判、分析,由此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定性测评法:是测评者依据被测评者的品德表现信息,对照评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作出选择判断,从而形成一个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形式表达的关于被评者思想品德状况的鉴定。 总体印象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 评语鉴定法: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如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写实法:又称记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 等级测评法:又叫操行等级评定法、品德考核评等法,即按照一定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括性的等级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知识点 第一节 品德与道德 1、道德的定义(识记) 2、品德的定义(识记) 3、道德和品德的区别(领会) (1) 道德和品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2) 道德和品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4、道德和品德的联系(领会) (1)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2) 个体品德反作用于社会道德 第二节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4、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关系(领会) 5、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识记) (领会)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2)品德心理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3)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的多端性 (4)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循序性 第三节 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1、道德教育的本质(领会) 2、道德教育的目标(领会)(应用) (1)德育目标有效的前提 (2)德育目标制定的原则 (3)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 3、有关德育实施的两点原则 (1) 德育目标突出层次性 (2) 德育方法注重思辨性 第四节 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1、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识记) (领会) (1)品德发展的建构性 (2)品德发展的顺序性 (3)品德发展的系统性 (4)品德发展的不平衡性 2、品德发展对道德教育的影响(领会) (1) 品德发展水平制约德育目标的制定 (2) 品德发展机制影响德育方法的实施 3、道德教育对品德发展的影响(领会) 第五节 中小学生品德的测评 1、品德测评的涵义(识记) 2、品德测评的功能(识记) (1)评定功能 (2)区分功能 (3)反馈功能 (4)教育功能 (5)预测功能 3、品德测评的方法(领会) (应用) (1)定性测评法 (2)等级测评法 (3)定量测评法 (4)综合测评法 一、基本概念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道德:就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对偶故事法:通过讲述包含着道德价值内容的故事,它们以对偶道德故事为主,成对出现,根据儿童对不同问题的回答,判断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指一个故事提出两个相互冲突而难以抉择的价值问题,让儿童听完故事之后,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以判断其道德发展的水平。 前道德阶段:儿童不懂得规则的含义,常不按规则行事或以自我为中心判断是非和胜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道德概念。 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己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阶段。 动机决定论:即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到行为后果,还考虑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