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打造深度课堂.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学定教,打造深度课堂

以学定教,打造深度课堂 片刻思考: 以学定教? 深度课堂? “深度课堂”不是“难度课堂”,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厚重”;更加关注学生的投入质量和数学的思考性。 一、前提 深化理念 研读教材 (一)深化理念 “双基”转为“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基本思想:主要指演绎和归纳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如,归纳、演绎、抽象、转化、分类、模型、数形结合、随机等。 主要体现:抽象、归纳、模型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 基本活动经验 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特指在数学活动中学生亲身参与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直接的感受、经历和体验。 操作的经验 探究的经验 思考的经验 “两能”变为“四能” : (二)研读教材 统揽12册教材,把握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反思:教材的有效利用 主要问题: 照本宣科,机械照搬。 随意改动,偏离教材。 解读不透,不得要领。 1. 认真研读教材 前后联系,整体把握。 居高临下 高瞻远瞩 一课三问,深入思考。 “教材中编写了什么?” “教材中为什么这样编写?” “教材中这样编写对教学有什么启示?” 先入后出,用教材教。 没有对教材的“深入”,也就没有对教材的“浅出”。 实际问题的驱动是数学教科书的 突出特点 教科书对教学的影响不是“束缚”而是“引领” 2.把握知识体系 理解数学 改变教学 追寻本质 提高效率 数与代数 计算教学存在的基本矛盾 ◆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 ◆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片段一: 教师板书: 必须重视算理和算法 算理为算法提供理论依据,算法使算理具体化。 ◆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 算法多样并不是随意去算,教师置之不理,放任自流。算法多样化应是一种态度,是一个过程,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化。更不能为了多样而多样,让学生寻求“低思维层次算法”。教师要适宜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适合学生的算法。 教学建议: 设计多样的活动,促进多元的发展 明确: 1.是“统计与概率”,还是“统计+概率”? 3、学生在实验中是“操作工”还是“探究者”? 常见的误解与必要的澄清 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 不同于复习整理课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应用题教学的代名词 我们的学生: 学什么? 怎么学? “为什么这么学?” ——以学定教 案例:“交换律” 赏析——以学定教 深度课堂 板书:3+4=4+3 你有什么发现? 生1 发现(板书):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板书:3+4=4+3 你有什么发现? 生1 发现(板书):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师:怎么验证呢? 生:举例子。 师: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得出结论: 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结论,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师:从个别特殊中形成猜想,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结论。比如“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在—— 学生选择猜想,举例验证。教师适时指导,全班交流。 师给出特例,丰富认识: 3-3=0,交换后还是3-3=0,14-14=14-14,100-100=100-100 生1:我反对,老师您举的例子都很特殊,如果被减数和减数不一样,那就不行。 生2:我还有补充,我只举一个例子,2-1≠1-2,我就没有继续往下再举例。 师追问:为什么? 生2:因为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例子不符合猜想,那猜想肯定就错了。 生3:我突然发现,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对的,我们必须举好多例子来证明,但 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错的,只要举出一个不符合的例子就可以了。 师给予肯定,继续引导,深化知识: 瞧,多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你们刚才所提到的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 我们称为“正例”,至于不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称为——(生续说:反倒) 继续讨论其它猜想,得出结论:在整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肯定学生的学习:思考很严密。 ▲ 怎样的收获更有价值?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