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7讲+Word版含答案.docxVIP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7讲+Word版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讲 民国初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2.表现: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3.原因(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3)北洋军阀政府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4)“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和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5)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最主要原因)。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5.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推动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二、近代后期社会生活的变迁项目变迁社会习俗(1)服饰更加西化(2)饮食中西结合(3)婚姻仪式进一步变革交通(1)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2)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3)1920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报刊业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共产党》《新华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报刊展开斗争,为争夺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影视业(1)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2)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外的进步影片考点一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2)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实业救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5)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不断革新技术、坚持合理经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2)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1.论从史出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史料 上海市地方协会、机制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提倡国货,实为解决民生问题之基本工作,努力物质建设之唯一途径,防止国际入超树立生产国防之无上利器……以期唤醒各界。——1934年《时事大观》结论 史料表明人民视实业救国为解决民生、提高国防实力、促进民族觉醒的途径,从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获取材料信息读下表,指出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趋势。材料 下表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年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 910302 4031005 299 5171001914105 207 580108.516 696 94558.94 951 47193.4191751 989 18553.6————2 309 16043.6191849 890 29351.5————1 568 85329.6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主要原因: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考点二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