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
1、(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例: 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回答问题: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1、(2)鉴赏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例:读下面一首晚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2)作者是按哪几个层次刻画人物形象的? 答: 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的形象。 词人是按妆前、妆中、妆后三个层次来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 2、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对象 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 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景物形象----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碧 瓦范成大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分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即景,写的井然有序,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 答: 诗人依照的是由远及近、由上及下的空间顺序写景。近景有绣幕垂挂的碧瓦楼,远景有赤栏桥外横斜的清溪;空中有烟柳飞絮,地上则是棠梨落花。 古诗词常见意象 在古诗文中,同一意象往往有不同的内涵如: 例 咏 蝉 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尺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的意象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我们自是不难从“露重”、“风多”中窥见作者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至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何把握诗歌的意境?“意”是诗人在诗中抒法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意境美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特征。鉴赏诗歌就应当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意象,进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如张旭 《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境界。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营造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意境。 例:分析王建《雨过山村》这首诗的意境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蒙蒙细雨,几声鸡鸣,村路弯弯,溪水潺潺,板桥斜跨,竹影萧萧,中庭的栀子花静静的开着,婆婆与媳妇相唤着去浴蚕,山村中一片幽静; 诗人选取山村中独有的鸡鸣人唤,花闲桥斜,以动衬静,以闲写忙,选材典型而诗意浓郁; 透漏了诗人对山民的勤劳和睦、善良朴实的喜爱。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着眼诗歌的用词用语。一般从两方面去设题:(一)炼字 (二)语言分格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例2: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剩一树柳弯腰”的“剩”换成“留”、或“见”好不好,为什么? 一个“剩”字引人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