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层学第八章新生界
中国“第四纪”划分简表 二、华南的“第四系” 1.早、中更新世 以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红土沉积分布最为广泛; 2.晚更新世 广布河流冲积的下蜀黄土及洞穴 堆积。 3.华南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统称为Ailuropoda (大熊猫)-Stegodon(剑齿象)动物群(广义)。 4.华南更新世的冰川沉积划分: 大理、龙川、鄱阳、大姑、庐山五次冰期和四次 间冰期沉积。 5.全新统 一般为河湖相沉积,沿海有海相层 及近期喷发的玄武岩 中国“第四纪”划分简表 第五节 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及构造演化 一、新生代的构造运动 新生代是地中海-喜马拉雅海槽最后封闭时期, 形成了地球上最年青最高峻的喜马拉雅-阿尔卑斯 褶皱造山系,其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都非常强烈。 因此: 新生代构造阶段又称为喜马拉雅构造阶段或新 阿尔卑期构造阶段。 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统称为喜马拉雅运动或新阿 尔卑斯运动。 古近纪世界古地理略图 1-陆地(大陆内部);2-陆缘、陆表浅海区;3-陆缘浅海、半深海、岛弧海区;4-陆相沉积;5-生物礁;6-红层、蒸发岩;7-火山岩;8-煤层 阿尔卑斯山系构造示意图 二、新生代的构造演化 1. 地中海-喜马拉雅活动带逐渐封闭,地球上 最年青最高峻的喜马拉雅-阿尔卑斯褶皱造山系形成。 2. 环太平洋活动带的大洋地壳不断向两侧大陆 地壳之下俯冲造山,使大陆外缘逐渐向洋伸展,造 成太平洋日益缩减; 3.大西洋及印度洋愈加扩张,形成了东半球大 陆和西半球大陆; 三、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气候 1.冈瓦纳大陆完全解体。 2.现代地理面貌的形成(七大洲四大洋) 3.新生代的古气候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冷。 古近纪以炎热气候为主;而“第四纪”则较寒冷。 日本构造分区图 (据关利一郎等,1978) 台湾构造分带略图 1.横直交线-中央山脉 东部前古近纪变质岩系; 2.横线-固结或变形的 古近系; 3.斜线-优地槽型新近系; 4.黑点-冒地槽型新近系; 5.空白区-海岸平原 新近纪世界古地理略图 1-陆地(大陆内部);2-陆缘、陆表浅海区;3-陆缘浅海、半深海、岛弧海区;4-陆相沉积;5-生物礁;6-红层、蒸发岩;7-火山岩;8-煤层 世界更新世冰川分布图 白色表示大陆冰盖和山岳冰川,多角形表示海洋浮冰 (据Wiilliian Lee Slokes 1978) * 第八章 新生界 第一节 全球新生代年代地层划分 及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节 新生代的重要生物类群 第三节 中国的古近系和 新近系中新、上新统 第四节 中国的“第四系”(更新-全新统) 第五节 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及构造演化 第一节 全球新生代年代地层划分 及基本地质特征 一、新生界划分 1.新生界划分沿革 1760年,Arduino将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层从老 到新划分为: Primary(第一系或原始系),代表山脉核心部分 的结晶岩系; Secondary(第二系),代表山脉上部成层固结的沉 积岩系; Tertiary(第三系),代表山区浅层半固结沉积岩系; Quaternary(第四系),代表地表松散的现代沉积物。 Primary 曾被泛指前寒武纪岩系或代表古生界; Secondary 曾泛指中生界。这两名后来被废弃;而 Tertiary和Quaternary则被保留长期使用。 1853,Hoeres 创立 Neogene代表第三纪的后期; 1866年,Naumann 创立 Palaeogene代表第三纪 的前半期。 ISC2000将Palaeogene、Neogene和 Quaternary 共同作为新生界的三个系; ISC2004将新生界划分为Palaeogene、Neogene 两个系,取消Quaternary,将原第四系更新统和全 新统归入Neogene。但对取消第四系国际上有异议。 Palaeogene、Neogene我国以前曾译为老(古、 早、下)第三系(纪)、新(晚、上)第三系(纪); 据拉丁文原意,必须译为古近系(纪)、新近系(纪)。 2.ISC2004新生界的划分 Cenozoic 新生界 Neogene新近系 Holocene 全新统 -----------------0.0115M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