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蒸发皿玻璃棒在hcl气流中抑制mgcl2水解成mgoh2带走水蒸气
NH3·H2O = NH3↑+H2O 重点知识归纳 1.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 (1)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①设计原则: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②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3)气体净化与干燥装置 ①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 ②净化装置基本类型 ③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Ⅰ.选择除杂试剂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的差异,如溶解性,熔沸点,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等。使用液体除杂试剂用洗气瓶盛装,使用固体除杂试剂用干燥管盛装。注意:气体除杂的四条原则: a.不损失主体气体,即被干燥的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发生化学反应;b.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c.在密闭装置内进行;d.先除去易除的杂质气体。 Ⅱ.常见的杂质气体及除杂试剂(见下表) Ⅲ.气体干燥的关键是选择干燥剂,再根据干燥剂的状态选择干燥装置,常用的装置有洗气瓶、U形管、干燥管等。 常见的干燥剂及使用范围(见下表): (4)尾气处理装置 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尾气Cl2、SO2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 (5)气体实验装置设计的一般思路 ①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②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③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 2.物质制备的方法 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可考查各个层次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解答这类试题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1)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设计气体实验室制备方案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实验室制备各种气体应以实验室常用药品为原料,以方便经济安全为原则,而且在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中又要选择那些能制取并收集较纯气体的方法。 ②选择实验仪器要根据反应原理及制取气体量的多少来决定,必须是干净的,有时还需是干燥的仪器。 ③选择试剂要注意浓度,特别是盐酸、硫酸、硝酸的浓度对制取气体及纯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④熟悉装置图,根据仪器装配顺序(由低到高,由左到右,先里后外),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准确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2)熟练掌握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①电解法:电解熔盐、熔碱制备活动性强的金属,如:Na、Ca、Mg、Al,电解饱和食盐水制H2、Cl2、NaOH;电解精炼铜。 ②氧化还原法:用还原剂H2、Al、C、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卤化物,制备W、Cr、Cu、Zn、Si等单质。 ③氧化法:非金属单质常用氧化阴离子法制取。如:Cl2、Br2、I2等。 ④复分解反应:如制HF、HCl、H2S、SO2、CO2、HNO3、H3PO4等。 3.定量实验 (1)溶液的配制 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颠倒摇匀。 (2)中和滴定 (考查气体物质的制备问题)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上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 、 氢气。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1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1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办公楼空调系统的高效维护方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利用本地农村乡土资源助推美术教学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