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形式3.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面设计形式3

平面设计形式2 一、色相配合 无彩色配合 黑白世界的彩色 单一色相配合 临近色相配合 中差色相配合 对比色相配合 我们把平面设计中应用到的图形、图像、文字等通称为元素,这些元素的组合构成了一幅平面作品.平面设计作品给观者的多种多样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对这些元素的处理手法。 一、绘画方式 设计的主体或整个创意以绘画的方式表现。 绘画的方式多种多样:水墨、工笔、素描、线条、蜡笔、涂鸦、水彩等等,不同的绘画方式能够传达出不同的风格含义,要结合创意考虑。 还可以将绘画与摄影结合,达到某种效果。 二、点状方式 将主体打散,将画面打散,用各种点状的方式进行表现。 人的视知觉具有整体感,链接这些点、线、面的过程将使视觉感到变化的趣味,打破色彩单纯的单调感。 三、三维方式 一是用三维造型的形式将想要表现的对象表现出来,可以造成现代感和活泼感; 二是将对象放置到有三维空间感的场景中,造成二维画面中的三维感。 四、破坏方式 破坏的表现方式是一种西方式的思维方式,中国的设计者可以学习借鉴,将其融合于本土思维,在创意需要的时候恰当运用。 五、框架方式 在平面设计中,线与框可对主体形成强调,对线与框的突破将形成寓意和趣味。 六、线条方式 将主体简化为线条,视觉舒适,易于把握,设计逻辑明确,有简洁之美。 七、替代方式 通过造型的相似彼此替代,观者能够在熟悉中看到新鲜,有一定趣味感。 八、放大方式 与创意密切配合,通过放大或缩小主体的比例让观者在陌生中看到熟悉。 九、方相方式 将图像处理成底片的效果,底片的记忆仍然在人们的心里,底片的寓意有待我们去发掘。 十、空白方式 单色填充形象,造成剪影效果,留给观者可辨认的轮廓,又为观者空出想象空间。 十一、移花接木 看似简单,但一定要运用巧妙,多为西方思维方式。 十二、形中套物 以一物轮廓,嵌入一或多个物象组成的内核,二者相加,传达寓意。 图形突破限定区域,指向宣传主体,造成趣味感。 极简的线条表述的主体如此清晰美好,充分调动观者的视知觉和想象力,情趣盎然。 生活中有许多相似事物,替代类比,让观者会心一笑 利用文案进行联想,利用夸张的修辞方式表现主体,造成超现实的设计风格。 用色比较大胆,设计感强。 有放大就有缩小,同样夸张的形式,给人强烈的印象。 正相与反相共同组成的设计,突出了主体元素的“拍摄”感。 完全运用剪影,大气前卫的设计。 实景中的空白,带给观者趣味感。 * 二、色调配合 鲜色调 灰色调 中色调 深色调 浅色调 以绘画为设计,主体单纯,雅俗共赏,时尚的元素被处理得非常大气。 利用二维造型的线与面巧妙创意,主题明确,艺术感强。 利用水墨的绘画风格,设计出“中国”感受的现代广告。 铅笔漫画风格与手写字体相配,在电脑时代拾回了手工作品的鲜活 。 写意水彩绘画风格,大面积的留白为观者塑造了舒适的想象空间。 彩绘风格,细腻亲切。 喷绘风格街头涂鸦,平民感强,醒目而富有冲击力。 时尚元素的艺术化处理与手写文字的结合突出了年轻的POP风格。 喷绘风格,整齐中传达出雅致,理性中不乏感性。 一反光泽与现代感,手工绘制以“自然”吸引受众。 拼贴感的矢量风格,现代感、机器感明显。 照片与手绘相结合,是当前流行的表现方式。 儿童主题设计一般用高纯度的色彩,本幅作品反其道行之,将趣味感寓于形象与点状化中。 将暴力的场面进行艺术化处理,无色与点状的方式使得表现形式比较含蓄。 交通警示广告运用点状化设计塑造虚拟空间,形式温和,主体突出。 机械零件组成的人物形象,非常巧妙,令人会心会神。 。 面部打散的梦露与头部为天使造型的贝多芬。 以三维造型的趣味感取胜的冰箱广告。 三维成就超现实的视觉刺激 。 墙和窗塑造出画面的三维感,遮挡产生了含蓄,激发了想象。 破坏的人物面部,对观者刺激力较大,传达寓意,诉求于观者的危机感 破坏性的趣味。 夸张的面部破坏诉求明确。 主体限定与特定的区域内,设计逻辑明确。 限定起强调作用,不规则的框架加强了立体感。 笔墨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将主体置于艺术品中,突出了风景的“艺术”性。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