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历程一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天然气历程一览 天然气缺口保供战 华北告急,华中告急,西南告急,一场大规模“气荒”正在席卷中国。 早先从河北的改气困局,到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区已出现供气不足;现在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等地也加入限气行列。对于这些新闻,想必广大读者们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了。 这个供暖季,天然气供应异常紧张,舆论对缺气的关注程度也前所未有。要知道,中国哪怕是在大城市用上这种能源,也不过是十来年的历史。 当然还有一些人,又趁机搬出了在小角落嘟囔了很多次的碎碎念: “应该价格放开,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到天然气的开采、进口、管道、储气等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通过竞争来降低成本,形成真正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气荒’尴尬的手段。” 呵呵,“放开价格”“让市场来决定”“更多社会主体”,当天然气就是你家楼下小卖部充液化气罐哪?还觉得煤改气的农民钱太多烧得慌?你是来逗大家发笑的,还是来收板砖的? 基本的问题先问三轮:?气从哪来?气怎么来的?谁卖给你气??这些脑瓜里就只会嘀咕那几个名词的人,知道这些么? 说天然气,先得知道是怎么来的 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兄弟都是古代植物残骸演化而生的化石碳能源,但是特点截然不同,煤炭是固体,石油是液体,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是气体。而且相对煤、石油来说,?天然气是一种更稀缺、分布更集中的资源,主要生产国不到10个。 作为气体,天然气利用的主要困难是储存与运输。在过去,开采石油的过程中被一同采出的天然气因为难以运输销售,就被白白地在井口烧掉。 1925年,美国建成了第一条长达1000公里的跨州输气管道,被认为是美国乃至世界现代天然气工业的起点。今天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的天然气,大多通过管道气(Pipe Natural Gas,PNG或者简写为PG)形式输送,最长的输送距离可达一万公里(土库曼斯坦-广东、香港)。 现在加压的天然气管道,甚至也能放置在千米深的海底,通过地中海、黑海这样的陆间海域。?但仍无法跨越深海大洋,因此出现了另外一种形式——液化天然气(Liqui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 把天然气在常压下冷却到零下162摄氏度时,??将凝结成为净化的液体甲烷,体积缩小了625倍,密度只有水的43%,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便于运输。 其实早在1917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就出现了世界第一座LNG液化工厂,但受制于当时的工业水平,压缩效费比太低,加之缺乏市场需要,没有发展开来。 1960年,在法属撒哈拉(现阿尔及利亚)大沙漠发现大型天然气藏,吸引了急需清洁能源的英法两国,当时海底耐压管道尚未成熟,法国人在此建设大型天然气液化厂(对气体适当加压,大幅提高凝结的临界温度),开发出?LNG绝热保温运输船,开启了天然气越洋跨洲运输的新模式。 直到今天,LNG船的大部分技术专利,仍然把持在法国人手上,中韩两个造船大国都需要支付高额专利费。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是?CNG,?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常温下加压到20-25MPa,体积压缩到200倍,可作为车辆燃料利用。CNG罐车运输也是城镇燃气供应的有效方式,尤其适于小规模市场。 由于资源禀赋、地理因素的差异,北美、欧州及欧亚大陆地区的天然气贸易几乎均为管道气(90%以上),亚太地区则以LNG为主(约80%)。同时,?天然气交易区域性特点特别明显,是由地缘和距离决定的区域型市场。 天然气贸易的一个根本特点 天然气的国际贸易难度比起石油完全是两个概念。石油海运体系非常成熟,现货和期货市场发达,出产国和需求国都遍及全球各地,运输成本低,交易方式相对来去自由。 但天然气的供应模式却截然不同。?长途国际管道运输基建投资大,从气源直接指向特定消费市场,供需双方乃至过境第三方关系还与地缘政治形势直接相关。 LNG运输,在海运的两端,分别要配套建设大型液化厂和接收站(再气化厂、临时存储气罐、后送天然气管道),同样?投资巨大,供需能力的对口指向性一样很明确。 与此同时,?天然气田的开采,更是成本高昂,?动不动就需要砸进去几百亿美元,还面临漫长生产周期的不确定市场风险,巨额资产投入的投资回报期较长。而且输配费用在整个气价中占比可以达到70%以上。 所以,天然气供应的国际惯例和规则,就是长达20年甚至40年的长期供货合同。 而为了达成长期合同,需求方往往在项目最终投资决定之前,就需要签订照付不议的长协合同,锁定供应份额;甚至要拿出真金白银入股,提供项目开发资金。 所谓?“照付不议”,?是就是供方价格保持稳定,但买方付款也不得变更,用户用气未达约定数量,仍须按约定份额付款;供气方供气未达定量,要作相应赔偿。 这是将垄断资源的天然气开发公司和渴望稳定供应的用户绑定在一起,共同克服未来漫长岁月的市场风险问题。 到目前为止,长期合约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供应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