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邢台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原卷版).doc

2018年邢台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邢台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原卷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济宁人号小苏州,城面青山州枕流。”古人《竹枝词》把济宁比作“江北小苏州”,赞美济宁因运河而兴,宛如江南水乡。济宁真正的兴旺发达,源自元代京杭运河的重建,而元代重建的基础是隋朝运河。那么,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开凿的?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隋太宗 D. 隋高祖 2. 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 秦朝、唐朝 B. 唐朝、唐朝 C. 隋朝、隋朝 D. 隋朝、唐朝 3. 隋唐大运河到元代大运河的路线变化说明(见下图)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A. 西部地区日渐落后 B. 北方地区不断衰落 C. 经济重心逐步东移南移 D. 东部南部成为政治中心 4. “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A. 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 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C. 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D. 创立行省制度,推行改革采用汉法 5.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 唐朝丝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业工艺高超。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A. 丝绸 B. 缫丝 C. 蜀锦 D. 苏绣 7.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农业生产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②西市、东市的设立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 造成安史之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B. 边镇势力过于强大 C. 唐玄宗政治腐败的后果 D. 任用安禄山为节度使 10.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唐朝选官制度先进 B.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1. 值得注意的是,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盛唐气象形成的根基是 A. 专制与跋扈 B. 颓废与反抗 C. 开明与开放 D. 任性与狂妄 12.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项与此无关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 C.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D. 宋辽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 13. 两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①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14.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 A. 重农抑商 B. 重文轻武 C. 和亲会盟 D. 闭关锁国 15. 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塞北三朝”,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A. 辽、西夏、清 B. 大理、金、元 C. 金、西夏、元 D. 辽、西夏、金 16.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7. “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这段史料讲述了 A. 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 B. 活字印刷术的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