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第23讲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100分)
1.(2016·宜春四校联考)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解析 基因突变未必会改变生物表现型;基因重组只会产生新组合性状,不会有“新性状”产生;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三层面,其形成过程中未必产生新物种。
答案 B
2(2016·山西康杰中学等四校联考)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杀虫剂的使用决定了害虫变异的方向
B.有性生殖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率
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D.无籽西瓜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而产生的新物种
解析 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进行了选择,但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有性生殖的出现B正确;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植物的自交,C错误;无籽西瓜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直接达到生殖隔离而产生的新物种,D错误。
答案 B
3.(2016·广东肇庆期末)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隔离机制
C.
D.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解析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A错误;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D正确。
答案 A
4.(2016·陕西咸阳模拟,3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就已有个体发生突变,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进行了选择,A项错误;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的形成是生物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的,使生物之间相互适应,B项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C项正确;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正确。
答案 A
5.(2017·河北衡水四调,30)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T的频率分别是( )
A.50%和40% B.50%和62.5%
C.50%和80% D.62.5%和50%
解析 感染锈病之前,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所以T的基因频率为20%+1/2×60%=50%。感染锈病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所以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T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3/4,T的基因频率是1/4+1/2×3/4=62.5%,B正
答案 B
6.(2016·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一模,4)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则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B.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解析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推断A、B、C分别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错误。
答案 D
7.(2016·山东齐鲁名校调研)如图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1950~1980年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
B.1990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C.1960年该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48%
D.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解析 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1950~1980年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A项错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1990年该生物已进化成两个物种,B项错误。由于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使用条件,故由1960年A、a的基因频率不能计算出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C项错误。生物生存的环境对变异进行选择,D项正确。
答案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单元提升练(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11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doc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单元提升练(四)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doc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14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doc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15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doc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12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18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doc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16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doc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19讲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doc
-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考点加强课3 课后分层训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考点加强课2 课后分层训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第11讲 课后分层训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第10讲 课后分层训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第1讲 课后分层训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第4讲 课后分层训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第13讲 课后分层训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第3讲 课后分层训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第5讲 课后分层训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课后分层训练 测试题第2讲 课后分层训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