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八年级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八年级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八年级历史试题(解析版)

柴桑区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和平解放西藏 C. 进行土地改革 D. 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A项符合题意;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和题干的信息不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和题干的信息不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和题干的信息不符。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选A。 2. 决定建立如下图的建筑物是在()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D. 开国大典时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所给信息可知,这是人们印象纪念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奋斗牺牲的人民英雄们,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无关。故选C。 3. 危难之际,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军赴朝作战。他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林彪 D. 毛岸英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0月,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彭德怀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B项符合题意;朱德和林彪都没有赴朝作战;毛岸英虽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但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4. 美国军事史专家赫慕斯说:“整个朝鲜战争让美国及其盟友清楚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二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该材料表明() A. 中国已成为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强大国家了 B.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百年来的民族耻辱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一起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粉碎了“世界头号强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正如题中材料所表述的一样“整个朝鲜战争让美国及其盟友清楚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开始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高,B项符合题意;AD两项表述错误;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抓住信息“整个朝鲜战争让美国及其盟友清楚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是解题的关键,需理解这句话的涵义,还需熟悉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令世界刮目相看;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 土地改革时,最能体现新中国政府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的是() A.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 B.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 分给地主一份应得土地 D.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这最能体现新中国政府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不能体现对地主阶级的改造;B项是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新中国政府实行土地改革的过程,关键词是“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分给地主一份应得土地”最能体现新中国政府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AD两项是干扰项,它们不能体现新中国政府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 6. (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1956年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底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C项与题意完全相符;1937—1945年,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194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