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A.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昭侯封桓叔(昭候之叔)于曲沃。师服预言:“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师服意在 A. 离间宗亲关系 B. 维系统治秩序 C. 取消分封制度 D. 建立中央集权 3.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4.秦统一后,全国“文字异形”,秦始皇指定官员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统一了文字。下列对此举措评价合理的是: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③有利于实现文化专制?④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 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 九卿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廷警卫 卫尉掌宫门警卫 太仆掌舆马 廷尉掌刑辟 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皇族、宫室 治粟内史掌谷货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D.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6. 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 A.汉代末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7.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8.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9.《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举措(  ) A.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 B.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C.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10.“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欲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  ) 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 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扰 11. 据宋史载,“朝廷政事,以民为本。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州长吏。祖宗以来,常重其选。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廷见。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对材料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 B.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 C.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 D.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 12.“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 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