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共39张PPT).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共39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共39张PPT)

时代背景 (导言)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奴隶社会趋向瓦解;战国时期,互相兼并,封建制度逐渐确立。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由分裂趋向统一的时期,是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时期,是一个历史的大变革时代。那么,具体的又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这些变化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关于百家争鸣 1、什么叫“百家争鸣”? 关于“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 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 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 生了儒、道、墨、法、兵 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 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 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 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关于百家争鸣 1、什么叫“百家争鸣”? 2、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 2、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 造了条件。 3、兼并战争,社会交往的频繁、促进了 思想文化的交流。 4、私学的兴起,讲学风气的盛行,使文 化典籍广为传播,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鸣氛围。 根本原因? 生产力----〉生产关系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生平 一、关于百家争鸣 孟母三迁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生平 一、关于百家争鸣 2、孟子的思想及影响 孟子名言 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 ? 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此 之 谓 大 丈 夫。 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孟子名言 恻 隐 之 心, 人 皆 有 之。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劳 其 筋 骨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 …… 孟子的思想 孟子 政治观:仁政学说 人性观:人性本善 人格观:“养浩然之气” 政治思想核心(仁政学说) 孟子像 内容: 以仁对民 以德服人 争取民心 民贵君轻 人性观 孟子像 “性善论”---人性本善 是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人格观---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影响 “四书”书影 被尊为“亚圣”。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生平 一、关于百家争鸣 2、孟子的思想及影响 3、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的思想 自然观: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人性观: “性恶论” 政治思想: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性恶论 性善论 性相近 人性论 异 礼法并施 王霸兼用 民贵君轻尊王贱霸 为政以德 政治思想 礼教为主 仁政 爱人 仁的思想 同 荀子 孟子 孔子 思想家 思想 比较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一、关于百家争鸣 三、墨子与墨家 1、墨子生平 墨子生平 出身于“贱人” ,精于工技; 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 组织严密,遵从巨子。 墨子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一、关于百家争鸣 三、墨子与墨家 1、墨子生平 2、墨子思想 墨子的思想 “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这是墨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 “非攻”,即反对攻伐 ,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极为突 出的兼并问题而发表的主张。墨子不是无条件反对一切战争。他只反对好战国家,“攻伐无罪之国”。 墨子 墨子的思想 尚贤:即推崇贤士,让贤能之人主政 尚力:即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节用:节俭 节葬:节省丧葬的花费 《墨子》书影 墨子思想的影响 墨家学派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墨子画像 四、庄子与道家 1、庄子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 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著作《庄子》。 庄子 四、庄子与道家 1、庄子生平 2、庄子思想及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