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精耕细作农业 (共40张PPT).ppt

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精耕细作农业 (共40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精耕细作农业 (共40张PPT)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经济的地位? 社会生产 生产力 1.劳动者 2.生产资料(如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 1.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2.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如公有制、私有制等) 3.产品如何分配(如按劳分配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反作用于生产力。 时期 主要内容 古代 近代 现代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西方工业文明崛起 近代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与改革(中国、苏联) 2.资本主义经济的创新调整(罗斯福新政、战后经济新特点) 3.经济全球化 图文说史——农业起源 材料二:神农氏尝百草 传说上古的时候,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材料一:原始生活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礼记·礼运》 采集狩猎 耕作种植 一、农业的起源——劳动对象 1.出现: 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 陕西西安 公元前6000年 炭化的粟和菜籽 浙江余姚 公元前5000—前3000年 碳化的稻谷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一、农业的起源——劳动对象 2.种植结构的地域差异: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3.农业产业结构: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思考探究】从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中,得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出什么样的特点?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 1.耕作工具: 唐代 西汉 春秋战国 商周 原始社会 工具 时间 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铁农具 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犁壁 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石器 骨器 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战国时期铁犁头、铁镰刀 春秋战国时期 材料: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分析:……作为祭祀的牛成为了耕地之牛,体现出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牛耕技术。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一牛挽犁 【思考】牛耕技术的出现有何意义? 直辕犁 曲辕犁 曲辕犁使得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2.灌溉工具: 重要的灌溉工具有翻车、筒车。 唐朝筒车 曹魏翻车 【思考探究】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来看,得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出什么样的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 / 汉朝 / 春秋战国 上古 时代 评价·作用·功能 工程 时间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大禹治水 芍陂 都江堰 郑国渠 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难历程。 都江堰: 1.变水害为水利,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2.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曹渠 白渠 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 这次治河使黄河安流将近800年 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水平隧洞引导地下潜流,实现地表灌溉的暗渠工程。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完成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 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功效。 坎儿井起源于西汉,其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经营方式的改变 (一)原始社会: 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二)奴隶社会:千耦其耘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