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1-潘俊辉08.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象1-潘俊辉08

第二章 藏 象 Theory of Viscera 关键性问题 ? 藏象的概念 ? 藏象学说的形成背景及特点 ? 各脏腑的生理病理 ? 脏腑间的关系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的特点 ?脏腑的分类及各类脏腑的生理特点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 藏 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脏 腑—内脏的总称。 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虽然名称相同,但其涵义并不完全一致。中医某一脏腑的功能可以包含西医数个脏器的功能;而西医某一脏器的功能,又可分散在中医的数个脏腑之中。中医的脏腑不单只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中医对脏腑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反复的实践、观察、抽象而来;而西医对脏器的认识则主要以反复的解剖、实验、总结为依据。 ? 第二节 五 脏 一、心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心的生理特性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部位形态 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包裹。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 病例分析1 刘 X ,女, 60 岁.近十年来常有心悸,胸闷气短,畏寒肢冷等感觉,未经系统治疗.半小时前突然心痛剧烈.胸闷持续不解,冷汗淋漓,进而神志昏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色青紫,脉微欲绝. ①病名诊断:真心痛. ②证名诊断:心阳虚脱证 病例分析2 赵 XX ,女, 57 岁.患者素体肥胖,一年来常感左胸憋闷疼痛,来诊时左胸部呈阵发性闷痛,时有针刺感,痛时引及左肩背内臂,胸闷心悸,咯痰较多,气短,自汗,动则尤甚,面色恍白,形寒肢冷,舌淡紫,苔白腻,脉沉弱时见结脉 证名:心脉痹阻证 2、藏神 (一)心藏神理论的形成背景 ?古代文化哲学的影响 ?心字的创立与构造 ? 思的创立与构造 ?五行学说的构架(思维特征—火象,火—心) 约定俗成:东方、西方;语言、文字:感悟、思念 ?古代政官体制的影响 心为君主之官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独特认识方法 “血者,神气也”,“心主一身之血脉” “有一分血则保一分命” 方法:司外揣内、由表及里 心藏神的概念内涵 (二)心藏神理论的临床实践价值及意义 ? 生理方面 1.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 2.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 ? 病理方面 病例分析3 张 XX ,男, 30 岁.近半个月来,经常独自一人,时而言语不休,时而怒骂狂叫,甚至彻夜不寐。家属陪同就修,患者坐立不安,烦躁不宁,答非所问,口唇干燥,小便短黄,大便秘结(以往有类似发作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①病名诊断:狂病. ②证名诊断:痰火扰神证 病例分析4 王 X ,女, 18 岁.近半个月因复习考试,每日入睡较晚且夜寐多梦,心烦,口渴,便秘溲黄,舌尖部有烧灼感,可见红刺,苔黄,脉数 证名:心火亢盛证 ? 治疗方面 (二)心的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 阳脏 --- 是指心的阳气旺盛,心之阳气在心的功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主通明 --- 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病理: 心的阳气不足 → 血液运行迟缓、瘀滞,精神萎顿。 (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 --- 血脉,脉与心的联系见心主血脉; 华 --- 光彩之意。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生理: 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 面部红润而有光泽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 → 面色淡白; 心的血脉瘀阻 → 面色青紫或晦暗 2、在窍为舌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 舌生疮糜烂 心神失灵 → 舌强语謇 3、在志为喜 生理: 心气血调和 → 喜乐有度 病理: 过喜 → 心气弛缓,心神涣散:注意力难集中,甚至神志狂乱 暴喜 → 心气暴脱:胸痛,冷汗淋漓,神志模糊, 脉微欲绝。 4、在液为汗 汗--- 是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气化,从皮肤汗孔(玄府)排出的液体。 生理: 心神调控汗液的分泌和排泄。 病理: 心阴血不足→心神不安:自汗、盗汗。 5、与夏气相通应 生理: 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 病理: 阴虚阳盛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在夏季往往加重。 治疗: “冬病夏治” 附: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