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单元 检测试题
第十三单元 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 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西方人文主义
思想的起源和
文艺复兴 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1 柏拉图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 2 文艺复兴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3 宗教改革与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和宗教的比较 4 马丁·路德挑战教皇权威的主张 5 闵采尔的宗教改革观 6 经济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内在联系 7 启蒙运动的特点 8 近代以来世界
科学发展历程 经典力学对自然科学的双重影响 9 基督教教义蕴含着理性精神 10 19世纪以来
的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1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
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解析:D 苏格拉底“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他不信仰神,并非反对宗教神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忽视道德,故B项错误;古代雅典,不信奉邦神,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受到惩罚,但这不是二者“实质”层面的共同点,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二者都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故D项正确。
2.(2017·山东枣庄期末)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
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
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解析:A 材料中柏拉图主张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统治者,并由具备治理国家能力的哲学家担任国王。可见柏拉图的政治主张在治国方面具有明确的是非优劣的标准,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故选A项。柏拉图的政治主张不同于近代民主政治思想,故B项错误;柏拉图只是否定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制,并不否定城邦民主政体,故C项错误;此时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柏拉图针对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设想,故D项错误。
3.(2017·晋中名校联考)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 )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
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
解析:C 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宗教形式宣传“人体美和自然美”“世俗人物的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应是指文艺复兴运动,故C项正确。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反专制”的内容,排除B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也与材料“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不符,排除D项。
4.(2017·河北衡水调研)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解析:C 材料强调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生地区的不同,这也反映出两者的一些差异。材料中说文艺复兴是“富庶世界……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说明文艺复兴仅仅局限于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说明宗教改革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变革,所以C项正确。A项错在“都”字上,材料只提及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不能代表所有的近代思想解放运动。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两者的斗争对象的问题;D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
5.(2017·辽宁大连二模)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破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否定信仰上帝
B.主张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
C.挑战教会权威
D.极力宣扬《圣经》的至高无上
解析:C 传教士马丁·路德揭破赎罪券的欺诈,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主张是“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