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包梁隧道洞口端弱爆破技术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团包梁隧道洞口端弱爆破技术研究

团包梁隧道洞口端弱爆破技术研究 摘要:通过对团包梁隧道洞口端弱爆破技术施工技术参数以及爆破后对建筑物的震动影响测试研究,使弱爆破技术在隧道洞口端的使用得以推广。 关键词:隧道;洞口端;弱爆破技术;研究 abstract: blasting through the end of the weak group package beam tunnel hole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arameters as well as the building after the blast vibration impact test, so that weak blasting able to promote the use of the tunnel entrance side. key words: tunnel; hole side; weak blasting techniques; study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团包梁隧道洞口端概况 团包梁隧道位于四川省巴中至达州高速公路,该隧道洞口端为浅埋段,里程为k26+065~k26+211,隧道拱顶至地表埋深为6.298-28.331米,经现场实际踏勘,隧道洞口段地表分布有民房20户。该民房群距离隧道拱顶仅为6.298-28.331米。 隧道洞口端为ⅴ级围岩,被第四系残坡积硬塑状粉质粘土覆盖,厚度约为1.5-4.0米,围岩为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白龙组中风化泥岩、砂岩。岩体裂隙较发育。 2采取弱爆破施工的必要性 针对团包梁隧道浅埋段情况,在采取三台阶七步开挖方法的同时,采取弱爆破施工很有必要。 3弱爆破施工技术 3.1弱爆破技术 在隧道浅埋段施工中,弱爆破技术关键是如何维护围岩自身的稳定,减少爆破时对围岩的扰动破坏范围和减少爆破时所产生的地震效应。那么减震措施就在其中显现的很重要。 3.2 弱爆破减震措施的介绍 3.2.1弱爆破减震原因在于爆破振速的减速,爆破振速的减速在于一次炸药量的使用量。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根据爆破点与测点间的距离及要求的振速,可计算爆破的最大药量为: v=r3(v/k)(3/a) 式中:r——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 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单段药量,kg; v——保护对象所在地安全允许质点振速,cm/s。 k, α——与爆破点至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在无试验数据的条件下,可参考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选取。 根据爆破点和距团包梁隧道民房的最短距离,r=6.3m(团包梁隧道洞身浅埋段地表分布民房群距离隧道拱顶仅为6.298-28.331米,取最小半径为6.3m),取允许振速为v=1.5cm/s(根据爆破安全规程中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中的保护对象为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选择允许振速为v=1.5cm/s),根据团包梁隧道岩层为软岩石,取k=300,α=1.9,计算得 q=0.0582kg。 3.2.2炸药类型的选择:通过选用和比较低爆速炸药和普通岩石硝铵炸药的使用,实测的振速在普通条件下比普通岩石硝铵炸药可降低65%左右,推论选用低爆速炸药可减少振速。 3.2.3 设法创造良好的爆破临空面:根据经验表明,为创造良好的良好的爆破临空面,尽可能采用多重楔形掏槽以及直眼分层掏槽、螺旋形掏槽。团包梁隧道采用尝试的方式进行试验,最终的得出结论:采用宽孔距小抵抗线的布眼形式,已取得较好的临空面。 3.2.4对团包梁隧道周边采用分段预裂爆破,已减少掏槽掘进炮眼爆破队周边围岩的振动效应。 3.2.5控制掏槽、边角、底板眼爆破的段落装药量,一般取最大允许炸药量的70%。 3.2.6 合理有序的选择钻爆的参数。要合理选择孔间距、孔深、钻眼方向、单孔药量、导火线、点炮顺序、爆破石方、钻眼延米、炸药总量、炮眼雷管总数、炸药单耗量等参数。只有不断尝试,才可以取得更好的爆破效果。 通过上述几项措施,得出结论弱爆破的关键技术在于减振措施,如何能够更好的减振,使岩石和浅埋段上方的民房减少振动,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弱爆破效果。 4弱爆破施工技术产生的影响 项目部通过在隧道浅埋段埋设观测点,通过观测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弱爆破对浅埋段围岩及上方民房的影响在规范的范围之内。 弱爆破施工技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地表观测和洞内观测来体现。 4.1地表观测 地表观测包括洞口浅埋段地表观测和地表民房处观测。 4.1.1洞口浅埋段观测点布置 团包梁隧道洞口端观测设置6个断面,沿衬砌中线每隔10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沿隧道中心线左右各24米,间距为左右侧为4*4米布置,沿中心线观测桩号范围为k26+068断面-k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