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背诵望月有感课件》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ppt

《课外古诗词背诵望月有感课件》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课件制作:王巧兰 上课班级:九年级(三、四)班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5、提升鉴赏水平 师生赏析123456 归纳小结 练习及拓展 交代背景 重难点 导入 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复杂有感情诵读诗文。扩展白居易及与月有关的诗句。 理解白居易忧国思亲的思想情感.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有人说:“散文如散步,诗歌如跳舞。”散文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情感,而且又常常是信笔而书,舒缓、闲适,需要跟随作者的心灵一步一步往前走,慢慢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诗歌所表达的则是作者瞬间的情感,具有跳跃性,需要我们用想象和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花好月圆人团聚”,月亮给了我们无限的思念。明月与诗词好像天生就结缘,明月激发诗兴,诗词随明月而发;就在那夜的明月中,诗人难眠,想到失散的兄弟姐妹们,思乡忧国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让我们跨越时空,走进白居易的那个夜晚吧。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是一首抒情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那时诗人到符离(安徽宿县)。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诗以白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每个人都能道出的真实情感。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你的理解。 一组代表发言 事例: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 二组代表发言 事例:回首战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三组代表发言 事例: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 四组代表发言 事例:“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五组代表发言 事例: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