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路径与方法_论文.docx
PAGE10 / NUMPAGES10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路径与方法
我们今天所关注的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指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并受市场规律支配,以城市大众为主体和主要消费对象,以流行和时尚为突出特征,以娱乐为基本功能,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经营,并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新型文化形态。显然,对流行文化这一当下复杂文化现象的理论探究,其研究路径与方法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所谓“方法”,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从实践上或理论上把握历史与现实,为达到某种自觉目的而选择和采用的途径、手段、工具以及方式总和的指称。方法是由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思路的选取和研究目的的设定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如果说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是一种“宏大叙事”,那么,我们把流行文化研究定位于中观研究,它所指涉的是宏观(一般)文化范畴里的一个中观问题。也就是说,这里预设的“问题域”既非日常化、琐碎化,亦非抽象化、宏观化,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中层理论”、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fields)理论,为这一研究思路提供了理论注脚。从流行文化研究的技术层面看,中观的或场域的研究路径其明显的好处在于,有利于对研究对象的准确把握,可以在有限的论说中尽可能发挥研究者对论题的阐释力,使其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建设性。 必须指出,采取中观的或场域的研究策略,决不意味着对论题处理的简单化或顾此失彼。恰恰相反,由于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构成的复杂性,特别需要我们运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理论加以分析。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受经典科学理性主义认识方法论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一种“简化范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认为“现象世界的复杂性能够以及应该从简单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出发加以消解。复杂性只是现实的表面现象,而简单性才构成它的本质。”①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发现,基于“简化范式”的认识具有“化简”和“割裂”两大弊端。为了克服简化范式的缺陷,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提出了“复杂范式”。复杂范式与中观或场域策略其实并不矛盾。运用复杂范式观照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问题,可以拓展研究思路,使我们在对有限的或部分的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中,能够从单一的、静态的、二元的、线性的思维方法转向非线性的、联系的、多元的、整合的思维方法。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路径与方法,并没有一套既定的模式。在笔者看来,除了一些常规研究路径与方法外,下面一些研究思路是特别需要重视的。 跨学科的方法——打破阻隔与间离的越界行动 所谓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就是自觉地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来研究本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运用跨学科理论工具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特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运动规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这样一种趋势,即“要阐明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主要问题,都需要从不止一个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和方法。”②戴锦华指出:“作为一种朝向社会实践的文化实践,文化研究始终是一种越界行动。它拒绝恪守既有的学科建制与学科壁垒,它拒绝学院四壁高墙内的阻隔与间离。相反,它不拒绝一切既有的、可资使用的理论与文化资源。……如果说存在着文化研究的传统与精神,那么它正是跨越学院与学科壁垒,直面思想与社会的挑战”。③面对流行文化这一复杂的当下命题,就应该采取这样一种研究态度与方法。 严格地讲,跨学科本不归属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而是更多地表示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在此作为方法讨论是要强调流行文化本身的特殊性。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现实存在,它的孕育与发展不仅离不开特定的国际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消费环境,而且就其学理层面而言,它还置身于一个复杂的、具有前沿性的多学科交错的背景之中,比如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女权主义、消费社会、后现代文化思潮等。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乃至大众文化之间,呈现出既相互渗透、融合又相互冲撞、冒犯,甚至此消彼长的生存态势,对流行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的把握已超越以往单一的文化艺术领域而具有了跨学科性质。就主要的方面而言,流行文化研究横跨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社会学、传播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以及文艺理论、文化研究、后现代理论等传统与新兴学科。简言之,对流行文化展开研究,任何单一的理论维度和阐释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只有多学科视野才可能奏效。 语境化和去语境化的方法——从文本还原到理论创生 所谓语境(context),狭义指语言使用的上下文环境,但“在某种包罗万象的意味上,它可能用于描述更大的社会、政治与历史的情势与条件,某些行为、过程或事件就处于这些情境或环境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