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word格式] 中国戏曲是大众的“快乐文化”——漫谈戏曲艺术的特质、功用与当前存在的问题.docVIP

[word格式] 中国戏曲是大众的“快乐文化”——漫谈戏曲艺术的特质、功用与当前存在的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格式] 中国戏曲是大众的“快乐文化”——漫谈戏曲艺术的特质、功用与当前存在的问题.doc

中国戏曲是大众的“快乐文化”——漫谈戏曲艺术的特质、功用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2011年7月 第4期 文化学刊 CultureJoumal July.2011 No.4 【文化纵横?学人笔谈】 中国戏曲是大众的”快乐文化” 漫谈戏曲艺术的特质,功用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陈昌友 这里所说的戏曲是指中国戏曲,而京剧又是 中国戏曲特色的集大成者,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戏 曲综合性,虚拟性,写意性等特点,而它的程式化 艺术方式比大多数地方戏曲更严格,规范,说它是 中国戏剧的总代表是恰如其分的,因此笔者主要 以京剧及其剧目展开讨论. 笔者认为:戏曲是通俗文化,其主要依据是: 历史的渊源,即它发生源头为民间的民俗活 动——无论学者们认为起源于游戏还是祭祀,戏 曲植根的文化土壤在田间村头,勾栏瓦肆且受众 主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便决定戏曲艺术作为 通俗文化的两个更重要的特点:群众性与通俗性. 雅俗之论不是本文要讨论的,中国戏曲的本体性 功能及内涵所表现出的特质才是本文要阐述的主 要内容.本文拟从笔者几十年来大量传统剧目的 欣赏中.参悟戏曲精神,提取戏曲特质,总结艺术 规律.写到此一个最鲜明印象凸现在我面前,这就 是”丑”和回荡在剧场的笑声…… 中国戏曲是大众的”快乐文化”应当说是成立 的. 一 ,从”无丑不成戏”说起——戏曲是娱 乐的 只要是一个勤于思索的观众,就会发现中国 几乎每一出戏总有”丑”的插科打诨近乎游戏的逗 笑,以至梨园行有”无丑不成戏”的说法.是的,为 了笑,为了快乐——有时还不仅仅只是为了笑,甚 至主题思想,是非评价,臧否人物也从”丑”的毫无 遮掩的嘴中说出.其实戏剧的功用中外古今概莫 能外,西方的戏剧也是有”丑”的,莎士比亚的悲剧 中的插科打诨也是俯首即拾的.有”丑”就有笑 声——这是一句近乎傻瓜的大实话,当然有些学 者不认为中国有完全意义上的悲剧.认为中国悲 剧最后都得到实际的或精神的补偿:《赵氏孤儿》 的报仇雪恨;《六月雪》的三愿得偿;就连《梁祝》也 双双化蝶.中外在悲剧中全然不考虑所谓全剧的 基调与整体氛围的协调.加进了”丑”与笑料,这足 以使我们悟出许多东西:拉开距离欣赏,一切为了 娱乐. 笔者下面将谈谈中国戏曲的”丑”以及传统戏 曲中随处可见的趣味性. 典型的悲剧:《窦娥冤》,《荒山泪》有”丑”是大 家知道的;《青霜剑》悲剧人物女主人翁几乎被 “丑”包围着,主凶方世英是”丑”,媒婆姚妈是 “丑”,县令也是”丑”;苟派剧目《孙玉娇》也几乎是 满堂”丑”;至于《锁麟囊》据说先前九个”丑”现只 剩五个了.”丑”的趣味性是不可忽略的,而”丑”的 思想性也是不可低估的,例如,《青霜剑》女主人翁 灌醉仇人方世英安排就寝前,媒婆床前告别方世 英说”明日见”,方贼语音模糊地道:”明日还见 么?”台下哄堂大笑,因为观众已然知道方世英马 上就要被刺死了.无独有偶,几乎是同样可笑的是 《窦娥冤》中,县令胡里涂画圈动斩前对窦娥说: “老爷将你斩首,下次不可”.台下也是一阵哄堂大 笑——人头落地,哪里还有下次.再例如《锁麟 囊》,几个”丑”关于”势利眼”的争论,也颇有趣,对 主题——无私助人的人性美是个衬托. 至于那些正剧或悲喜剧的剧目也是趣味无 穷,例如《孙玉娇》这是一场命案引发的戏,但启幕 的第一场常作为拆子戏演出的《拾玉镯》就好看, 好玩,好听得很,孙玉娇的身段,丑媒婆模拟式的 表演也十分引人人胜;刘公道的”怯口”和极夸张 的插科打诨几近闹剧:贾桂那句”站惯了”的台词, 已经变成奴才心理的经典语言,而《得意缘》有趣 的情节,夸张的表演几近当今的小品. 久演不衰的《四郎探母》回番营最后的那场 戏,本来杨四郎面临的是杀头之罪的生死关头,引 出公主挟小阿哥金殿又哭又闹,两个白鼻子的国 舅插科逗趣,剧作者真可谓举重若轻,笑用笔墨, 情趣盎然,满台生辉.最近从电视看过一场苟派的 《玉堂春》演出,感觉十分过瘾,表现得更为准确. 此外戏里的几个小丑(一人扮三)也十分出彩,还 有几处”现挂”的逗笑也恰如其分.丑角的现挂,离 开剧情直面观众,结合现实,褒贬讽喻在过去戏台 上是常有的事.笔者并不一定鼓励无节制这么做, 而是要让当今的戏剧人从中悟出些什么,这就是, 写戏放松,表演放松,认识戏剧的”间离效果”和游 戏真谛.”间离效果”是中国戏剧写意性的必然结 果.是区别于西方现实主义写实论最突出的一个 方面,也是西方戏剧瞠乎其后,为之羡慕的——也 是我们为之骄傲的梅兰芳戏剧表演体系的本质内 涵. 中国戏曲还有一部分是小喜剧,小闹剧,充满 着讽刺滑稽,洋溢着草根文化的乐观精神,既好看 又好玩,把”载道”与”教化”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人 们的心田.这样的戏不但京剧有,地方戏也多.可 谓喜笑怒骂皆成文章,游戏笔墨方为上品,而其体 现的并非仅有娱乐性. 中国戏曲的所谓综合性.体现在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