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第三章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目录312文明的冲突与符号的战争文化产业与知识产权文化产业与文化安全第一节“文明的冲突”与“符号的战争”第一节 “文明的冲突”与“符号的战争”一、“文明冲突论”的启示与鲍威尔主义的失败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英文名Samuel P. Huntington,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23岁时即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长达58年,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曾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第一节“文明的冲突”与“符号的战争”一、“文明冲突论”的启示与鲍威尔主义的失败“文明的冲突”刺杀了文明。这是以享廷顿文明冲突论为题材的漫画发表于《亚洲时代在线》。亨廷顿《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中文版,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1、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或经济的。2、文明的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会爆发的话,一定是因为“文明的冲突”。3、全球政治格局政治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策划多种复杂趋势。4、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亨廷顿还论证中国将会同穆斯林世界联合反西方的论据有四点。一是儒家文明同西方文明在价值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二是冷战结束后中国领导人和官方文件中有关国际政治的基调,是美国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和中国安全、美国对华政策目标是“西化”、“分化”中国、中国应当支持第三世界反霸斗争;三是一些激进的伊斯兰教国家期待中国同它们联手反美;四是中国和朝鲜都向伊斯兰教国家输出了后者从西方得不到的先进武器、核技术和导弹技术。这套论断也是值得商榷的。乔治·凯南:一封让世界颤抖的电报冷战史学家尽可以说:“凯南的长电报导致了杜鲁门主义。”“凯南是马歇尔计划的核心策划者。”“凯南的X文档定义了美国冷战外交上的‘围堵策略’。”这些陈述句都是事实。乔治·凯南(George Frost Kennan,1904年2月16日 - 2005年3月17日)是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始创人。乔治·凯南:一封让世界颤抖的电报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美国驻苏联外交使团临时代办乔治·凯南(GeorgeKennan)卧病在床。使团的大使正在办离任手续,凯南暂时顶替大使处理华盛顿发来的电报。当天他需要答复的一封电报是财政部询问驻苏外交官,为什么苏联人不想加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封著名的长电报通过分析俄罗斯的民族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马克思主义为何首先在苏联大获成功等深层问题来判断苏联对外政策的逻辑,进而指明美国对苏政策的正确方向。它在历史上首次明确揭示了,虽然苏联人民是和平而友好的,可是苏联由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诸多原因而不得不选择削弱资本主义的立场。但是,与纳粹德国相比,社会主义苏联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意识形态上说仍是一个弱小的力量,绝不会冒险扩张。电报因此判断,正确的美国对苏政策应该是:放弃继续在国际事务上与苏联合作的天真幻想,通过媒体教育美国民众了解苏联的真相,致力解决美国国内问题不让苏联有可趁之机,援助欧洲各国战后重建。第一节“文明的冲突”与“符号的战争”二、“硬实力”与“软实力”约瑟夫·奈《软实力》一书英文版哈佛大学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1937-)第一节“文明的冲突”与“符号的战争”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对比硬实力软实力军事,经济力量制度,价值,文化产品,硬件设施品牌,服务,软件传统经济新经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唯实主义理想主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第一节“文明的冲突”与“符号的战争”三、文化产业与“符号的战争”国外有专家把国家之间的软实力竞争称为“符号的战争”。这种“符号的战争”主要是由文化产业来进行的。第一节“文明的冲突”与“符号的战争”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后现代的美国符号体系像纽约的双子塔一样迅速崩溃。被袭击的双子塔和五角大楼本身就是美国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的符号。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新的符号战争时代的开端。文化产业与符号的战争:符号构成了软实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