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讲-薄燕-热点问题讲座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及其治理;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及其特点
二、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
三、中国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
;???;1、为什么关注和研究气候变化问题:
1)新型的全球公共问题
2)国内治理议程上的重要问题;3)气候变化及其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负面影响
气温升高
极端天气
海平面上升
粮食安全
物种灭绝
安全含义
;;The Sinking of Tuvalu ;;;4)原因: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IPCC AR5
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而且这种影响在不断增强,在世界各个大洲都已观测到种种影响。如果任其发展,气候变化将会增强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普遍和不可逆转影响的可能性。;5)、主要特点
1)全球性
2)非均衡性
3)长时段性
4)科学的不确定性
5)复杂性
;IPCC AR5: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观测到的变化在几十年乃至上千年时间里都是前所未有的。相比之前的评估报告,本报告更为肯定地指出一项事实,即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为驱动因子已成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NIPCC;1、如何应对?
;2、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
1)多种国际关系行为体参与
2)确立一定的规范体系(游戏规则)
3)遵守和履行规范体系,改变温室气体排放行为
;3。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实践
(1)联合国多边气候变化机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巴厘岛路线图”
《哥本哈根协议》(不具有法律地位)
《坎昆协议》
在德班、多哈、华沙、利马达成的一揽子气候决议。
巴黎?
;基本要素
基本原则
基本规则
基本特征
面临的挑战;(2)公约外的机制
APP
MEF;(3)次国家行为体的合作网络
非政府组织
城市
企业
媒体;三、中国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
1。中国对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参与
角色的演化
基本动因
谈判格局;2。中国国内气候政策的发展
1)机构
1990 专门机构
1998 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
2007 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对外视工作需要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或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研究审议国际合作和谈判对案,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部署节能减排工作,研究审议重大政策建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温家宝 国务院总理
副组长:曾培炎 国务院副总理
唐家璇 国务委员
成 员:张 平 国务院副秘书长
马 凯 发展改革委主任、能源办主任
杨洁篪 外交部部长
万 钢 科技部部长
张云川 国防科工委主任
黄树贤 监察部副部长
金人庆 财政部部长
徐绍史 国土资源部部长
汪光焘 建设部部长
刘志军 铁道部部长
李盛霖 交通部部长
陈 雷 水利部部长
孙政才 农业部部长
薄熙来 商务部部长
高 强 卫生部部长
李荣融 国资委主任
谢旭人 税务总局局长
李长江 质检总局局长
周生贤 环保总局局长
杨元元 民航总局局长
谢伏瞻 统计局局长
贾治邦 林业局局长
焦焕成 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
曹康泰 法制办主任
白春礼 中科院副院长
郑国光 气象局局长
尤 权 电监会主席
孙志辉 海洋局局长
解振华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2013年,国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