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哲学史3.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哲学史3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谭嗣同(1865一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曾与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劳动人民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濡染,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的思想富于斗争性。。10岁时,嗣同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7年夏秋间,写成重要著作《仁学》,它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1898年初,接受了倾向维新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的邀请,回到湖南协助举办新政。他首先加强了时务学堂中维新派力量。1898年3月,他又与唐才常等人创建了维新团体南学会。他还创办了《湘报》,作为南学会的机关报,由他任主笔。由于对湖南新政的尽力,使他以“新政人才”而闻名。光绪“诏定国是”后不久,就有人向光绪推荐谭嗣同,光绪同意召见。8月21日,他抵北京。9月5日,光绪下诏授给他和林旭、刘光弟、杨锐四品卿衔,参预新政。次日,光绪又召见他,表示自己是愿意变法的,只是太后和守旧大臣阻挠而无可奈何,并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从。即我有过失,汝等当面责我,我必速改。”光绪变法的决心和对维新派的信赖使谭嗣同非常感动,觉得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已经在握。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袁带兵入京,除掉顽固派。袁世凯假惺惺地表示先回天津除掉荣禄,然后率兵入京。袁世凯于20日晚赶回天津,向荣禄告密,荣禄密报西太后。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 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他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要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他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1899年,他的遗骸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墓前华表上对联写道: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在他阐释“以太”的形态及其特征时,用了中国古典哲学中“气”的思维框架,认为“以太”是充盈万物之中,但又“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无以名之”,是至大至精微的无形统一体,这就相当于老庄的“道”、“气”,周敦颐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以太”如何生成万物呢,谭嗣同又借助西方科学中的另一个概念,即“原质”。 “原质”相当于西方化学中的“元素”这一概念,当时化学中已发现了73种元素,因而认为天地万物由73种元素构成。谭嗣同早期时,把“气”说成是化学上所讲的元素,认为“气”处于永恒的聚散运动之中,“气”凝聚即成为元素,元素构成了万物和人。他指出:“故观化学析别原质(即元素——引者著)七十有奇,而五行之说,不足以立。”这就是说,谭嗣同用元素说取代了中国传统的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73种元素构成的,而“以太”是“原质之原”:“然原质犹有六十四之异,至于原质之原,则一以太而已矣。”又说:“任剖其质点一小分,以至于无,察其为何物所凝结,曰惟以太。” 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习惯于把混沌、鸿蒙的存在如气、理、天、太极、同心等视为宇宙万物的始基,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石上的哲学大厦,其基本框架是先有全体后有局部,先有一般后有个别。……这种哲学在推崇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的同时,抹煞了万物的差别和对立,从而束缚了人的个性自由。与古代哲学相反,在近代哲学中担当世界本原的主要是以太、原子、元素(元质、原质)、细胞(生元)、心(个人的情感好恶)等具体存在。这些具体存在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自身具有自性、这些思想肯定了个人的地位和价值,为人格独立、塑造个性提供了哲学依据。 谭嗣同用“以太”、“原质”概念,取代传统的“气”范畴,作为宇宙的本源,对世界的统一性做了具有近代自然科学特点的说明,不同于古代的猜想。就使宇宙论建立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事实上是用西方的近代科学宇宙论取代了传统宇宙论。 “仁”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