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仪与社交论文
中西方礼仪对比之我见
08服表 毛唯 08116303107
摘要: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疑,礼仪将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礼仪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一个学期《礼仪与社交》课程的学习,本文主要
关键词:交际礼仪;餐饮礼仪;服饰礼仪;对比
前言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文化体系。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古语有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西方社会则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 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尤其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常常能听到一些由于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闹出的笑话因此,了解中西方礼尚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
对于社交礼仪,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文化认为社交礼仪是社会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共同的行为标准,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西方的社交礼仪更深厚的文化根源来源于古典文化,如希腊和罗马文化。中西社交礼仪的不同体现在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如见面、称呼、问候语、赞扬、致谢等。
1.见面礼仪
中国人由于以前物质生活较为匮乏,所以经常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你吃了吗?”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的不断丰富,这种问候方式越来越少了。渐渐的被你好,早!这样简单的问候所取代。但是在外国没有这样的传统所以千万不要问你吃了吗?此外,中国人见面打照面的时候还愿意经常问:“哎,你去哪呀?”一般我们这样问都会认为是关心别人的表现,但是在国外,他们比较讲究个人隐私,不喜欢别人的干涉,所以千万不要问这样的问题。
在英国见面最经常说的就是天气。人们经常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讨论今天的天气。这是和英国的天气有关。英国的首都伦敦被称为“雾都”天气多变,因此天气就成了人们谈论最广泛的话题。对大多数的英美人来说,打听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的年龄、收入、是否婚配、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是不得体的。因此,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应该避免问这些问题,尽管中国人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中国人见面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为礼,特别是与上级或贵宾握手时,要恭敬地微欠上身表示尊敬,而西方国家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国人往往喜欢用双手相握或右手紧握,左手抓住或拍打对方的肩或背,甚至搂着别人的脖子表示态度热情和尊重对方,英语国家的人对此深感厌恶,认为他过于亲密,表现出明显的虚伪和不真。
2.称呼礼仪
中国的称呼主要以同志、师傅、老师、女士、小姐、先生等职业或者性别等称谓。同志一般称与自己有着相同的政治信仰的或者爱好的人。师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比较流行,但是渐渐已经不用了,它体现的是对技艺的一种尊重。向老师、教授这样的职业称谓表现的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和敬佩。女士、小姐、先生一般就用于不是很熟悉的人的礼貌的称谓。当然对比较熟悉的人也可以不加称谓直接称呼其昵称如“小王”等。
一般场合下,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 (1)直呼其名(或昵称 )如: Mary,Linda。(2)称谓词+姓,如称 Mary Brown为 Miss Brown,而不说 Miss Mary。其中以第一种称谓最为常见甚至是在第一次见面也互相叫彼此的名字,在英美不会觉得直接称别人的名字是不礼貌的,相反这样能表现自己带人亲近、平易近人。在以职称称呼人的时候王老师这样的称谓在英美是没有,通常用教授或者博士代替。
3.赞扬礼仪
中国人一直信奉做人要低调,要谦虚,因此当听到赞美的时候,所说的一般的都是自谦的话,例如:哪里哪里!这样的回答通常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例如中国传统的“三拒而食”就经常让去外国友人家里做客的中国人饥肠辘辘。但是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现在中国在对待赞美上的态度也有了很多的变化,以前的过于谦虚的回答则会被认为是虚伪的回答,渐渐的不被人们接受。相反适当的肯定会更被人接受。
在西方相对于中国人,英美人士更喜欢称赞他人,也喜欢被称赞,美国人直截了当。当被赞美或者赞美别人,他们都希望听到肯定的回答,这个回答不是别的而是“Thank you!”
4.致谢礼仪
当承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楼梦》中的文化娱乐与艺术表达.pptx VIP
- TZHYL-智慧医院医用耗材 SPD 供应链风险控制指南.pdf VIP
- 数据挖掘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docx VIP
- VDA6.3潜在供方审核P1.xlsx VIP
- 电力公司线路工程资料移交清单 .pdf VIP
- 黑龙江 2023年兽医实验室考试:兽医实验室技术理论真题模拟汇编(共285题).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商务服务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第10课 相互了解 相互尊重 教案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df VIP
- 2025年七年级数学(上)第1单元《有理数易错题练习》及答案 .pdf VIP
- GB_T 20394-2019 体育用人造草.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