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讨论进展_冬光.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1 卷第5 期 中 国 地 质 Vol.41, No.5 2014 年10月 GEOLOGY IN CHINA Oct. , 2014 文冬光, 郭建强, 张森琦, 等. 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进展[J]. 中国地质, 2014, 41(5): 1716-1723. Wen Dongguang, Guo Jianqiang, Zhang Senqi, et al. The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carbon dioxide geological storage in China[J]. Geology in China, 2014, 41(5): 1716-172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进展 1 2 2 3 2 文冬光 郭建强 张森琦 许天福 贾小丰 2 2 2 2 1 李旭峰 范基姣 张 徽 刁玉杰 胡秋韵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2.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 ; 3.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21) 提要:2010 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项目。依据我国沉积 盆地的地质条件,基本建立了中国CO 2 2 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体系,初步评估了417 个(面积大于200 km )陆域 及浅海沉积盆地的CO2 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参与并合作实施了中国首个、也是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煤基全流程深部咸水层CO2 地质储存示范工程,突破了钻探、灌注、采样、监测等一系列科学技术 难题;在储存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仿真模拟、环境影响与安全风险评价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实质 性进展。 关 键 词: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示范工程;基础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P591 ;P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4 )05-1716-08 2005 年,我们初步分析了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 技术,提升了中国利用CO2 地质储存技术应对全球 存条件,提出了有关研究方向[1] 。按照国土资源部 气候变化的能力。 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 1 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 关工作的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0 年启动了全 国CO2 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计划项目。三 宜性评价 年来,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1.1评价工作划分及框架体系 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吉林大学、北京大学、 在充分考虑中国沉积盆地复杂的地质背景、 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中国石油大 CO2 地质储存研究现状等因素的基础上,借鉴碳封 学(北京) 、长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存领导人论坛(CSLF )等科研机构和学者[1-14] 已开展 所、武汉岩土力学所和南海海洋所)、中国神华等20 的CO2 地质储存研究成果,及中国地下水、矿产勘查 余家单位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中国CO2 地质储 经验,将中国CO2 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工作 存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突破了CO2 地质储存关键 划分为区域级、盆地级、目标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