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佳优秀教师” 评选材料 2011.12.5
2011年度“十佳优秀教师”评选材料
---记优秀教师 汪源诚
呕心沥血 无怨无悔
松多中心学校
马营寄宿制小学
2011-12-5
2011年度“十佳优秀教师”评选材料
-------记优秀教师汪源诚
呕心沥血 无怨无悔
在松多山区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着许多动人故事,成长着许多感人人物。在教育领域就有一位信念不渝、探索不止的血性汉子,他创新进取、执著追求,把一腔热血洒在这片贫瘠的土壤。他,就是松多中心学校教师暨优秀共产党员汪源诚 。该同志始终认真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要求、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把对党的忠诚化作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谱写了一曲优秀教师心系人民、情暖山区的赞歌。
汪源诚,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自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贫困山区任教,曾任小学校长、松多中学教导主任、中学校长之职。先后在十八小学、松多小学、松多中学、马营寄宿制小学任教。所任过的小学语文、数学,中学语文、数学、历史、政治课成绩历年突出。共资助2名初中生、2名小学生完成学业。他所创建的“按季节时令、节日纪念日、地区特点、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气候和环境、校本知识、课本内容、校园日常生活”等班队活动,素材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独具特色,在全教委推广,成效显著。“积累-说写-修改”的民族地区作文教学模式科学、实用。“中华经典朗诵—古诗文讲解—古典音乐唱诵”渗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寓思想道德、语文阅读、音乐鉴赏于一体,并走在了时代前沿。 撰写的《素质教育从幼儿抓起》1996年4月份发表在《教育探索与实践》。《农村小学作文之我见》、《如何帮助后进生成长》2006年5月、6月发表在《青海教育增刊》,《作文入门训练-“让我来说”》2009年3月发表在《创新教育》,《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2011年8月发表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10月获省教育厅、省作家协会颁发的“优秀作文指导奖”,2011年7月1日被教育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8月获互助县“优秀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多次被乡党委、中心学校授予“优秀讲课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2006年、2009年两次年终考核为“优秀”。
松多藏族乡,是省定的贫困乡,山大沟深,偏僻落后。许多外地人来到这以后总会发出由衷的感叹:能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坚持上班,就是一种奉献。他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辛勤耕耘、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的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在这使好多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培育出了一批批栋梁之材,使渴望求知的孩子如愿以偿。然而,谁能知道在这之间滲透着这位含辛茹苦、积劳成疾的教师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汪源诚同志下决心要为当地老百姓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此,他一方面与其他教师拼命干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他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到农牧民家中,发挥他作为共产党员的长处,苦口婆心地做家长的工作,给他们讲大山外面的世界,灌输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讲让孩子学知识学文化走出大山谋幸福的道理,动员适龄少年儿童入学。
时间追溯到时间追溯到
不仅如此,汪老师还把解除学生的病痛、为他人献爱心、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
2006年11月松多小学女生郭切姐藏毛不慎在课外活动课上摔伤胳膊,在其他教师与家长争论责任该谁负的时候,汪老师着急万分毅然带着这名孩子到县中医院检查、治疗。不假思索的负担了一切费用,事后婉言谢绝了家长的酬谢。这就是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典型,正如孔繁森说的“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当他得知八年级学生贾多杰措、吴伟清两名女生身患“紫癜”顽疾,缺少药品后,多次购买价值计350元的药品交给家长为孩子治病。从2006年起至今一直资助着松多村一位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单亲孩子鄯银卓姐(现在松多九年一贯制初二二班学习),从生活用品到学习用具给予大力资助,鄯银卓姐深切感受到父亲般的慈爱。
2007年冬,松多村村民马生泮家发生火灾,汪老师带头捐款捐物,……,2008年春季,为松多中学校捐助美国进口绿化草种4公斤、汶川大地震率先捐款、玉树地震多次倡议……这样的事迹都不胜枚举,但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只是默默地忠于事业,勇于奋进,乐于奉献。用生命之光,谱写新篇章千帕体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际言行规范中。胸中有群众,不怕担子重;勤奋为人民,奉献无止境。
年来,他埋头苦干。当惊叹他所,他只是淡淡一笑,依然像往常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指导学生的世界中,宛如高上的,质朴、谦逊奉献着、并快乐着。说明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