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陈光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不动产学院教授 Chengw@igsnrr.ac.cn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结构和作用 大气圈是地球的重要圈层,在地球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中担任重要角色,形成地球大气天气系统,臭氧层保护地球生命免遭辐射伤害,它的组成成分为维持地球生命系统提供了物质和重要来源。 大气是混合物 85km以下的大气干空气的重要功能 85km以上多为离解状态 一、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分层和结构特征 1、大气层顶部 没有明显界限, 地冕伸展到2200km; 星际空间有极稀薄离子,约几个离子/m3 2、大气上界1200 -3200km,与太空相接 3、大气质量1013.3/cm2 4、大气压力:Pa(帕),铅直空气柱的压强。 hPa:百帕=10-2 N/ cm2 标准大气压:1013.25 hPa 5、大气压的变化:每升高10米 -1 hPa 6、气压场: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7、空气流动和偏转 三、气象学的大气分层 1、对流层:天气层, 热交换,对流;15-18, 10-12,8-9 km; 每升高100米,温度降 0.65 0C 2、平流层:对流层顶-55 km,气流稳定,温度稳定/微升 3、中间层:55-85 km,高空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层顶达-83 0C 4、暖层:85-800 km,密度小,高度电离状态,顶部达1000 0C 5、散逸层:800 km-3000 km,顶部地球引力小,高速分子可逃逸到宇宙空间 四、标准大气模式/参考大气模式 实践+理论的规定标准 86km以下,干燥空气,平均摩尔28.964kg/kmol 不同高程/位势高度的分子标准温度梯度和函数形式 应用:实测值与标准值比较,分析偏离程度和影响 五、大气的热能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 大气直接和间接获得太阳辐射或转化后的能量 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大气和地表(下垫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获得能量,又依据自身温度对外发射长波辐射,由此形成整个地球系统与宇宙间的能量交换 辐射平衡:某一时段的物体能量收支差额, 全球长期基本平衡 (一)太阳辐射 1、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能量20亿分之一: πR2 :4πD2 = 2X10-9 2、太阳常数: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1367W/m2 3、地面反射率: 67页表3-6, 类型和高度角影响 (二)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 1、大气的热容量:大气质量每提高/降低一度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2、大气吸收的热量 (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18%) (2)对地面辐射的直接吸收,第二热源, (3)潜热的输送 (4)感热的输送(接触传递16%) (二)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续1) 1、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实际收支 反射率、辐射季节变化、短波和长波转换 2、辐射平衡的日变化、年变化和多年变化: ? 0降温, ? =0,温度不变, ? 0升温 六、气温 气温是大气的热力状况,空气分子平均动能的表现, 气温的测定:1.5米高的百叶箱内的温度 (一)气温的日变化 (二)年变化的周期性 (三)气温的水平变化(纬度、洋流) (四)气温的垂直变化 (五)逆温现象 (六)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气温的周期变化 太阳辐射日变化-气温日变化,最高气温下午1-2点,最低气温在日出前,滞后 气温日较差的特点,空间、时间和季节变化-原因 气温的年变化:最热月月7月(陆地)-8月(海洋),最冷月月1-2月 气温年较差的特点,空间、时间和季节变化-原因:纬度、海陆、地点的下垫面 气温的水平分布:纬度的地带性 气温实际分布的描述:等温线,变化的梯度,海陆、地形、洋流的影响 世界海平面等温线图 1月份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 7月份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 等温线走向:大致平行纬线,海陆差异,高温区,低温区,赤道(热赤道)、极地,南极-90 0C,撒哈拉+630C,幅度1530C 气温的垂直分布 在对流层内,r=0.650C/100m 地区、季节差异 山地垂直带 逆温现象和原因:辐射 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和湿度的变化和空间分布 二、蒸发和凝结 水汽压E、e,饱和和过饱和,蒸发量mm, (一)蒸发和影响因素,潜在蒸发力和实际蒸发量 (二)凝结饱和水汽、凝结核和凝结过程 三、水汽的凝结现象 1、地面凝结:露、霜、雾凇和雨凇 2、雾: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 3、云: (1)分类:卷云、积云、层云、波状云 (2)云量 0-10 (3)云的空间分布特征 四、大气降水 (一)降水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二)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三)降水的时间变化 1、降水的强度 2、降水的日变化 3、降水的季节变化:赤道、热带、副热带、温带、高纬度,季风季节、台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