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中国近海111.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海岸及海域 潮汐的类型 我国沿海潮汐类型复杂,各个海区都存在正规半日潮、不规则半日潮、正规全日潮和不正规全日潮四种。一个太阴日(24时50分)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称半日潮;一个太阴日只出现一次高潮、一次低潮,称全日潮。潮高基本相等,涨、落潮时基本相同,则为规则半日潮或正规半日潮。反之为不规则。 什么是赤潮? 赤潮亦称“红潮”,是由于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在营养物质十分丰富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在水体表面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 发生赤潮的海水的颜色,随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异,一般呈红色或近红色。夜光虫产生的赤潮呈桃红色,鞭毛虫类产生的赤潮呈褐色。 赤潮色泽艳丽,耀眼夺目,但危害极为严重。大量繁殖的“红潮生物”密密麻麻地覆盖在水面上,使水的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阻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和隔绝了水中溶解氧的来源。而且藻类的呼吸和细菌的繁殖,又加倍地消耗着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甚至出现缺氧,使水生生物窒息死亡。所以,赤潮能杀死贝类、虾类和鱼类,并能使渔汛推迟,鱼群分散,难于捕捞,故对渔业危害很大。 中国海岸线的变迁 结论 1、第四纪以来我国四次大的海岸线变迁及海域变化乃与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以及气候的变化有关 2、北部海侵海退幅度大,岸线变动规模大,渤海、黄海时海时陆。南部海侵海退幅度小,岸线变动缓慢,规模较小,东海、南海的深海槽、海盆、大陆坡部分始终都是海洋。 中国沿海五大区域港口群 : ①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其中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 ②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 ③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以厦门、福州港为主。 ④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 ⑤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图 第三节 海 岸 一、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 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总计32000多千米。其中大陆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18000多千米。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较长的国家之一。 宏观上,岸线的基本格局受地质构造控制。 中国大陆岸线的走向基本上遵循两个方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以北东向为主。冀东—辽西、山东—辽东半岛以及长江以南的海岸线基本上呈北东向延伸;渤海湾及苏北海岸线的走向以北西向为主。 按照形态和成因,可将我国的海岸分为三大类:基岩海岸、平原海岸和生物海岸。 1、基岩海岸 又称山地丘陵海岸。我国基岩海岸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台湾岛东部。全国基岩海岸总长度达5 000多千米,占大陆岸线总长度的1/4以上。 特征: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的港湾众多;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 m等深线逼近岸边;岸上地形崎岖,岸外多岛屿。 山东半岛的基岩海岸 平原海岸根据成因和组成物质不同,又可分为三角洲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砂砾质海岸。 2、平原海岸 平原海岸主要分布于杭州湾以北除过山东、辽东半岛的岸段,杭州湾以南的河口三角洲以及台湾西海岸。 平原海岸的特点:岸线平直,不稳定;海滩宽广,水浅,少港湾;岸上地势平坦,岸外无基岩岛。 三角洲海岸 河流与海洋混合堆积,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平原海岸。岸线多变,游离性大。我国不少河流的输沙量很大,河口三角洲发育得很好。如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的海岸。 砂砾质海岸 由颗粒较粗的砂砾组成的平原海岸。这种海岸以台湾西海岸最为典型。大陆砂砾质海岸多呈零星分布,以山海关一带为典型。砂砾质海岸的特征是:岸滩组成物质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的水深和掩护条件。 淤泥质海岸 主要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以及长江三角洲以北的苏北平原。由河流及海流、波浪分选、搬运、堆积泥沙而成。 河北海兴附近的淤泥质平原海岸 黄河三角洲平原海岸 3、生物海岸 在基岩海岸、平原海岸基础上,由生物作用形成特殊的海岸类型,即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 珊瑚礁岸主要分布于琼南、台东南、澎湖列岛、南海诸岛。北回归线以南区域。 红树林岸主要分布于粤、琼、台湾岛局部岸段。 南沙风光 起始 1第一次西伸(海侵) 3第二次西伸(海侵) 2第一次海退 4第二次海退 二、海湾与港口资源 我国沿海大于10 km2的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