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注 自动保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注 自动保存-

《古今注》校勘 一、内容摘要:本文依据《古今注》传世的两个主要版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印的芝秀堂本和《顾氏文房小说》影印本,探究其中的异同。 关 键 词:对校、古今注、崔豹、四部丛刊三编、顾氏文房小说 概 述:(1)崔豹,字正熊,一作正能,晋朝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人,惠帝时官至太子太傅丞。长于王氏礼,为经学博士,又通《论语》撰有《 HYPERLINK /view/1004003.htm \t _blank 古今注》三卷。 (2)《古今注》,晋太子太傅丞崔豹撰,传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卷十五《古今注》条。《古今注》解释和考证古代各项名物制度,音乐、动物、植物等的名称,虽只寥寥二三卷。短短一百九十多则,内容却包罗万象,而且因为是同类书中最早的,向为后人所征引,有的就成为语源,如 HYPERLINK /wiki/%E6%8C%87%E5%8D%97%E8%BD%A6 \o 指南车 指南车、 HYPERLINK /wiki/%E8%AE%B0%E9%87%8C%E9%BC%93%E8%BD%A6 \o 记里鼓车 记里鼓车之名就始见于崔豹《古今注》。其具体内容,可以从它的八个分类略知大概。卷上:舆服一,都邑二;卷中:音乐三,鸟兽四,鱼虫五;卷下:草木六,杂注七,问答释义八。《古今注》可以说是开中国学术笔记先河的著作,现存的学术笔记,要数它为较早,它的体例故与后世笔记体裁极为相像。它对于我们了解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古代典章制度和习俗,有一定的帮助,但其中也有某些解释不尽合理,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3)《四部丛刊三编》影印的芝秀堂本《古今注》(以下简称“四部本”): 所谓“四部”,即按我国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说得具体些,《四部丛刊》是一部集中各方面必读书、必备书的小型《 HYPERLINK /view/2903.htm \t _blank 四库全书》。 从1922年起,到抗战爆发为止,《四部丛刊》由 HYPERLINK /view/1513922.htm \t _blank 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共出了初编、续编、三编,实共502种,分装成3100多册。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我国新出的规模最大的丛书。 此本《古今注》半页 10 行,行 15 字,字大行疏,有明显的宋刻本的特点。书后有宋李焘、丁黼两跋,丁跋标明重刻于嘉定庚辰(十三年)四月。除了其中四叶系明显的抄补之外,其他都保持宋刻本的原貌。 (4)《顾氏文房小说》本《古今注》(以下简称“顾本”):《顾氏文房小说》系明藏书家、刻书家、茶学家顾元庆所作。顾元庆,字大有,号大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年中叶,顾元庆选择其所藏精善版本刻印,行世有《顾氏文房小说》42种,47卷,录明代40家小说。 (5)内容简介:《古今注》共分8类,卷上:舆服一,都邑二;卷中:音乐三,鸟兽四,鱼虫五;卷下:草木六,杂注七,问答释义八。本人将顾本作为底本,四部本作为校本,正文先行顾本内容,根据四部本与之不同的地方,紧接着进行校对,适当辅以愚见。 二、正文 凡例:录文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加粗字,校文用宋体六号字,定文用波浪线标出。 ●卷上 O舆服第一  大驾指南车,起(1)黄帝(2)与蚩尤战于(3)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4)士皆迷(5),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故后常建焉。(6)旧说周公所作也。周公治致太平,越裳氏重译来贡(7)白雉一,黑雉一,象牙一,使者迷其归路,周公锡以文锦二匹,軿车五乘,皆为司南之制,使越裳氏载之以南。缘扶南林邑海际,期年而至其国。使大夫宴将送至国而还(8),亦乘司南而背其所指,亦期年而还至。始制车辖轊皆以铁,还至,铁亦销尽,以属巾车氏收而载之,常为先导,示服远人而正四。方(9)法具在《尚方故事》。汉末丧乱,其法中绝,马先生绍而作焉。今指南车,马先生之遗法也。(1)四部本衍“於”(2)四部本衍“帝”(3)四部本脱“于”(4)四部本脱“兵”(5)四部本衍“四方”(6)此处四部本衍“大驾指南车”(7)贡,四部本作“献”(8)四部本为“示服远人而正四方也。” (1)此处讲指南车为黄帝所发明,故可言“起於黄帝”,(2)后面加“帝”逻辑性更强,(3)在“战”和“涿鹿之野”中加介词“于”更具通顺;(4)战场上兵与士不可分离,这里加上“兵”更合理;(5)后文“以示四方”里已交代“迷”的对象,不用重复,故可脱前一个“四方”;(6)“旧说”之前加上“大驾指南车”,诠释“周公所作”的对象;(7)“贡”与“献”都表示向周公送礼的意思,这里用“贡”表示小国对周王的臣服更正式;(8)“还”和“旋”的意思相近,都有“归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