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古语音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语音的发展 第二节 上古汉语语音系统 壹 上古汉语声母 一、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 第一是谐声偏旁; 第二是声训;第三是读若,第四是异文;第五是异切(不同的反切)。小注云:“汉藏语言的比较研究,对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惜这方面工作进行的还少,还没有达到一些满意的结论。”(《汉语音韵》162页) 1.谐声偏旁 段玉裁在作《说文解字注》的时候,系统地把谐声字按照声符归类,发现从同一个声符得声的谐声字,基本上属于同一个韵部,跟从《诗经》用韵归纳出来的韵部大致相同,明确的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原则。 最早用谐声原则考证上古汉语声母的学者是钱大昕,到了高本汉把它系统化。 两个概念: 主谐字:构成谐声字声符最基本的字。 被谐字:以一个声符得声的字。 如《诗经》中,有韵脚鋂、梅、母、悔、痗、晦、悔、誨、敏、海等字都属于之部,这些字都从母字得声(声符“母”通常又叫主谐字,从母字得声有叫做被谐字)。 高本汉的《中日分析字典》(1923年)分析了取自《康熙字典》的12000个谐声字,他注意到被谐字跟主谐字除了主要元音和韵尾相近外,声母也相近。 如:苦(溪母鱼部,k‘—)从古(见母,k-)得声,发音部位相同;祥(邪母阳部,dz-)从羊(喻四,z-)得声,中古音喻四是零声母,把喻四构拟成z,发音部位相同。 又如路(来母,铎部l-)从各(见母铎部k-)得声,高本汉认为它们来自同一个复声母kl-。 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17页)说:“如果我们说凡同声符者必同声母, 那就荒谬了。”确实如此,谐声原则用在韵部分析上跟用在声母分析上,操作的原则是不同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2.声训 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解释某些字的方法。如: 《说文》:“諆,欺也。”同音同义。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晤歌。”传:“晤,遇也。”笺:“晤,犹对也。” 遇,ngio疑母侯部;晤,nga疑母鱼部。韵母相近。 如谐声字墨——黑,每——悔晦诲等。 从同源字来看,墨黑是一对同源字:《孟子滕文公上》:面深墨。注:墨,黑也。《广雅释器》:墨,黑也。 王力先生主张上古没有复声母,但是在他的《同源字典》也不得不承认黑字读复声母。按照王先生的构拟,黑读x?k,墨读m?k。所以,他说:黑的古音可能是mxEk,故与墨mEk同源。(253页) 《方言》:“逆,ngiak迎ngiang也。自关而东曰逆。”阳入对传。 《尔雅》:“迓ngea,迎也ngyang。”阴阳对传。 3.读若 《说文》:“冲(定冬),读若动(定东)。” 也可以是读为、读如。《周礼秋官》:“壶涿氏下士一人,徒二人。”注:“故书涿为独,郑司农云:独读为浊。”独,定屋d k ;浊,定屋d k。 4.异文 古籍中一个材料里的某字在同一个材料的另一种版本或其他文章的引文中,没有使用原字,而是使用一个同音的字代替,这种读音相同而用字不同的字叫异文。 如《左传·哀公17年》:“横流而方羊”,唐孔颖达《诗·周南》和《史记》引作彷徉,《汉书吴王濞传》作“方洋”。 注意异文不等于异体字,异体字是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异文是不同的字,因音同或音近而在古书里互用。异文常常表现出假借的关系,可以考证上古声母的材料。 《左传·文公18年》:宾于四门。杜预注:闢四门,达四聪。《释文》:“四窗,本已作聪。”窗是本字,聪是假借字。窗,初母东部。聪,清母东部。上古清母和初母音近。 如:《尚书·尧典》:“五流有宅”。伪孔传:无刑之流,各有所居。《史记·五帝本纪》作五流有度。度是假借字。宅,中古澄母,上古铎部。度,中古定母,上古鱼部。上古澄母归定,鱼铎对转。 5.异切 概念:指同一个字音的不同反切。 《经典释文》这类反切很多,如;埋,亡皆6,武皆1,无皆1,莫皆1,武乖1。柱,知主3,丁主2,张主2,张矩,知矩,诛矩,张缕。(麌韻) 6.汉藏语材料 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中说:有人引用汉藏语系各族语言的同源词来证明汉语上古声母,这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办法。这种工作我们还做得还很不够。上古声母问题的圆满解决,只能寄希望于将来。(18页) 汉藏语的比较研究用于上古声母的研究,现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王力先生的上古声母系统 上古有33个单声母 1.全浊声母不送气。 2.上古汉语没有复辅音声母。 3.构拟古音坚持历史比较法的原则,重视上古声母到中古声母的演变条件。 体现如下七点: (1) 接受钱大昕关于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结论,构拟了一套双唇音和一套舌尖中音。 (2) 上古的精清从心邪就是中古的精清从心邪,构拟成舌尖前塞擦音和擦音。 (3) 承认黄侃揭示的庄组声母和精组声母的相通关系,但不同意黄侃把庄组归入精组。因为如果那样做,庄组的三等字就跟精组的三等字相混,就无法找到庄组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