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片形吸虫病(P88) 一、片形吸虫病(P88,P309)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主要病原: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大片吸虫(F.gigantica) 中间宿主:淡水螺——椎实螺(小土窝螺) 终末宿主:牛、羊等反刍兽,亦可寄生于人体。 寄生部位:肝胆管 主要病症:肝炎、胆管炎,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 1、形态: (1)肝片形吸虫: 背腹扁平,树叶状;大小为21~41×9~14mm; 体前有一锥状突,其底部有1对肩; 口吸盘围绕锥状突,腹吸盘离口吸盘较近,径大于口吸盘;生殖孔位于口腹吸盘之间; 睾丸:2个,高度分支,各有一输出管,汇合成输精管、 贮精囊、射精管、 雄茎、 雄茎囊; 卵巢:鹿角状,位于腹吸盘后方右侧。 子宫:腹吸盘前方,内充满虫卵。卵黄管位于体两侧,与肠管重叠。 肝片形吸虫 肝片吸虫新鲜标本 肝片形吸虫虫体 肝片吸虫与歧腔吸虫 肝片形吸虫虫卵 虫 卵 肝片形吸虫毛蚴 含毛蚴的虫卵 肝片吸虫毛蚴 肝片形吸虫虫卵及幼虫 大片形吸虫 2、肝片吸虫生活史 3、流行病学特点 分布:广泛,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大片吸虫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宿主范围:广泛,牛、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猪、马、驴、兔及有些野生动物,人亦可感染。 传染来源:患畜和带虫者; 重要因素:该病的流行与外界自然条件关系密切,影响流行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淡水螺;多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潮湿和多沼泽的放牧地区; 虫卵的抵抗力:温度、湿度、化学药物、光照 囊蚴的抵抗力:夏秋季在水中存活5个月 流行季节:多雨季节,北方多在夏、秋季;南方不仅夏秋季,冬季亦可发生; 获得性免疫特点:犊牛发生本病后可获得免疫力,因此流行区内成年牛的症状不明显。 4、致病作用和病理变化 童虫: 由于机械性作用造成损伤,破坏肠壁、肝包膜、肝实质、微血管,引起炎症和出血。造成肝肿大,包膜上沉积纤维素,导致急性肝炎和出血,腹腔液带血和腹膜炎,严重的可死亡; 成虫:虫体进入胆管后,由于机械作用和毒性作用引起慢性胆管炎、慢性肝炎、贫血等症状。表现:肝脏先肿大,后萎缩硬化,胆管扩张,增厚,堵塞,胆汁停滞引起黄疸; 虫体的代谢产物可扰乱中枢神经,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慢性病例,宿主营养障碍,出现贫血、消瘦。 肝片吸虫病变 肝片吸虫贫血 5、临床症状 寄生数少不显症状。一般在寄生量牛大于250条、羊大于50条时就会出现症状。 急性型(童虫移行期):吞食2000个囊蚴,感染后约2~6周发病,多于夏末、秋季和初冬,病畜突然死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衰弱,贫血,肝区扣诊浊音扩大,压痛,出现腹水。 慢性期(成虫胆管寄生期):感染200~500个囊蚴后4~5个月发生,多见于冬末春初。主要是逐渐消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黏膜苍白,眼睑、颌下及胸腹下水肿,出现恶病质症状;孕畜流产。 牛多呈慢性经过,犊牛明显;绵羊多呈急性经过,死亡率高。 6、诊 断 片形吸虫病的诊断需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粪便检查和死后剖检等进行综合判断。 粪检:水洗沉淀法或锦纶筛集卵法, 急性病例找不到虫卵。 免疫学诊断: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酶联免疫等方法; 血象变化:肝功能变化; 病理剖检:检获虫体。 7、防 治 治疗:治疗肝片形吸虫病时,不仅要进行驱虫,而且应该注意对症治疗。各地可根据药源和具体情况加以选用。可选药物有: 硫双二氯酚(Bitin,别丁) 、丙硫苯咪唑、硝氯酚粉剂、碘硝酚腈、氯氰碘柳胺钠(佳灵三特、富基华) 、双乙酰胺苯氧醚(Coriban) 、三氯苯唑(Fasinex、肝蛭净)、溴酚磷等。 预防 应根据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定期驱虫:驱虫的时间和次数可根据流行区的具体情况而定,北方每年应进行春冬两次驱虫。南方因终年放牧,每年可进行三次驱虫。急性病例可随时驱虫。家畜的粪便应堆积发酵产热而杀死虫卵。 (2)消灭中间宿主:灭螺是预防片形吸虫病的重要措施。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草场改良,填平无用的低洼水滩等措施,以改变螺的孽生条件。此外,还可用化学药物灭螺,如施用1:50000的硫酸铜,2.5mg/l的血防67及20%的氯水均可达到灭螺的效果。亦可饲养家鸭,消灭中间宿主。 (3)加强饲养卫生管理:选择在高燥处放牧,动物的饮水最好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洁,以防感染。从流行区运来的牧草须经处理后再饲喂舍饲的动物。 二、 姜片吸虫病(P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圣辉产品介绍-楔式阿里巴流量计.ppt
- 网络基础 第二章 局域网技术.ppt
- 施工+设计资格预审文件-简版 - 书面打印版.ppt
- (2)建筑陶瓷、玻璃.ppt
- 语丝录爱情篇.ppt
- 预防医学 第六章 流病绪论.ppt
- 光生物安全讲座.ppt
- 第十章收入、费用和利润[1].ppt
- 东大博弈培训黄鸿(三个小棋种).ppt
- 半导体物理基础(1-2)1.ppt
- DB1302T 407-2015 茄子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1302T 465-2017 滨海地区茶菊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14T 3275-2025 5G+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指南 基本功能.docx
- DB1302T 430-2015 绿色食品(A级)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302T156-2015 马铃薯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4T 3272-2025 托幼机构消毒效果检测要求.docx
- DB14T 3279-2025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强肾通督针.docx
- DB1302T 420-2015 秋妃桃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302T 447-2016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docx
- DB1302T 461-2017 短毛黑水貂选种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