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抗日根据地创建与的发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名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1937年-1945年) 大名县的人民,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人民。大名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兄弟地区有力配合支援下,流血 牺牲,前仆后继,创建与发展了抗日根据地,直至取得抗日的最后胜利。 大名县抗日根据地创建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创建、曲折、发展、挫折、恢复、再发展等几个历史阶段。 一九三七年 “七 ·七”事变后,国民党政权纷纷南逃。七、八月间大名城内国民党军政人员即恐慌万状,准备 南逃。但野心勃勃的国民党县长马润昌,企图在逃跑之前,在大名捞一把升官的稻草把杨桥一带保护地主 利益的反动组织 “守望队”改编为他的保安旅。这时散居在农村的“七师”学生、共产党员解蕴山、李大磊、王纪 明等,早已看穿马润昌的阴谋。同时,也看到地主阶级不甘心让马把守望队拉走失掉一部分枪支和自卫能力。解、 李等同志就利用这个矛盾,提出“就地抗日自卫”光明磊落的口号,与马润昌开展了争夺守望队的斗争。当时住在 杨桥的伪警官李俊德,将此情况报告了马润昌。马恼羞成怒,将李大磊和张步庭 (张献之)两人扣压起来。后经解 蕴山同志通过合法斗争,李、张等人获释。斗争结果,马的阴谋终未得逞,守望队一度为我们掌握,枪支未外流。 这一胜利的取得,给以后建立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留下了物质条件。 十月末,日军占领了邯郸之后,南侵到广平与大名两县交界处,与国民党二十九军某部对峙了十几天。二十九 军撤退后,日军到处烧杀,在广平的大溜、小溜及大名的大李凝等村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大李凝被杀十余人, 造成了大李凝惨案。这时为我党员所掌握改编的守望队,因缺乏训练,纪律很差,恐日病严重,地主的子弟扛着自 己的枪跑回家去了。改造守望队的工作随告失败。 十一月十二日凌晨,大名城失陷,国民党政府逃走,学校停办,全县农村呈现一片混乱,土匪蜂起,民团林立, 会道门密布,全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是抗日?是当亡国奴?巳成为广大人民抉择的关键。这时散居在农村的 党员解蕴山、李大磊、王纪明等同志在党的抗日政策指引下,挺身而出,聚会研究,响亮提出“反对外逃,就地抗 战,保家卫国”的口号,四处奔走呼吁,到处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联系了当地的一些中小学生和有志青年,建 立了抗日救国会组织。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又联系了馆陶县的张祥甫、梁一民 (又名梁兴帮)、广平的栗汇川 (又名李向哲)等知识分子,于三七年十二月间,组成了大、馆、广三县边区救国会,解为主任兼大名县救国会主 任。该组织迅速扩大,吸收了不少知识青年为会员,散发抗日传单,教唱革命歌曲,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政策, 点燃起大、馆、广边区抗日烽火,使这一带的抗日气氛迅速高涨起来。此一时期在大名发展的会员先后有:胡子襄、 田辛甫、李方舟、季方炎、赵北源、张觉三、王书堂、冯洋舟、廉伯雅、郭俊之、董佩玉、林省三、徐尧臣、鲁持 久、张新亭、陈镜三等二、三十人。这些人不仅是当时大名县的参加抗日的先驱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八年抗战中的 组织骨干,给创建大名县抗日根据地创造了先决条件。 三七年十二月初,从西北过来一股开始政治方向不明的土匪,集结在西店一带。匪首张发孟 (又名张殿军)自 种 “天下第一军”,老百姓叫他 “西北风”、“吃干队”。约有四、五百人,向各村要粮、催款,气势汹汹。另有一小 股土匪,匪首郭献文约百余人,盘踞在田六店一带骚扰抢掠。还有西南魏县一带,匪首郭二科,集结五、六百人向 我县西部边境遥遥觊觎。鉴于上迷情况解蕴山、李大磊等同志,在组织抗日救国会的同时,积极组织抗日武装。以 防匪为号召,结合当地一些革命知识青年和知名士绅,动员地主家中的枪支,组建自卫民团。由士绅朱振英 (又名 朱堂,事变前曾任国民党广平县长)任团长、王相辅 (又名王瑞林)为副团长,解蕴山为参谋长,还有李大磊、胡 子襄等同志也先后到该团任职。约有百余人,驻扎在杨桥以西南贾庄一带。除了具体掌握朱振英民团外,又派田辛 甫同志利用街坊关系进入樊河道村田境为首的会道门一一 “南方离”(又名黄沙会,也称红枪会),具体掌握,使其 走向抗日、保家卫国的道路。约有二、三百人,集结在边、马村一带。还有以苏资 (又名苏润生)为首在黄炉成立 了民团有百余人。 为了争取、改造政治方向不明的所谓 “天下第一军”,由解蕴山亲自出马,与匪首张发孟谈判,顺说其抗日, 给他们订了约法三章:抗日、不抢夺、不扰害群众。对苏资民团刚要筹划合适人选进入该团时,号称天下第一军的 匪首张发孟却撕毁约章,向东骚扰,进入了苏资民团防区的霍庄、马时庄、黄炉等村,烧杀抢掠。该民团力薄不能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