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考点(三).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文考点(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3)“有……者” (译为“有个……人”) 如: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4)“岂[顾、宁、勿、独、庸]……哉[乎、 邪(译为“难道(还)……吗”) 如: 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高考考文言句式,一般与对文意的理 解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 学习文言句式,固然要会辨认某句是何种句式,因为这是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会正确翻译。 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请翻译。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计其数。 (4)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竖子不足与谋!” (7)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巩固训练】 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 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后紧接宾语 如: 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2、副词(状语)后紧接名词 如: 汉水又东。 未花时采,则花色鲜泽。 3、能愿动词后紧接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如: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4、名词后紧接后置状语 如: 今王鼓乐于此。 5、“所”后紧接名词 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把它放置在别人捕到的鱼的肚子当中。 6、名词充当联合式谓语。 如: 如: 7、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如: 8、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9、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 名词活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作状语的。 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一、表示比喻。 如: 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三、表示处所。 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如: 如: 如: 如: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形 容 词 活用为名词 活用为动词 活用为意动词 活用为使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坚硬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轻捷锐利的部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丧失、减少) 动 词 活用为名词 活用为使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时,动词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句式和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固定结构 1、判断句 (1)用“……者……也”表示判断。 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单用“者”,或单用“也”表示判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梁,吾仇也。 (4)“者”、“也”全不用。 如:刘备,天下枭雄。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如: 莲,花之君子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用副词“乃”、“则”、“ 即” “ 皆” 等表示 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 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 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用“非”、“未”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人固未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