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本章主要内容: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汽油喷射及控制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汽油机燃烧室 汽油机的排放及其控制 5.3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进入气缸的燃料燃烧完全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热量产生的多少和排出废气的成分,而燃烧时间或燃烧相当于曲轴转角的位置,又关系到热量的利用和气缸压力的变化,所以燃烧过程是影响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气污染的主要过程,与噪声、振动、起动性能和使用寿命也有重大关系。 5.3.1汽油机的着火与点火正时 着火:指混合气的氧化反映加速,温度升高,以致引起空间某一位置最终在某个时刻有火焰出现的过程。 点火提前角:从火花塞点火至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曲轴转角。 点火正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⑴ 发动机功率最大; ⑵ 燃油经济性最好; ⑶ 发动机不发生爆燃; ⑷ 排放指标好。 点火正时取决于发动机转速、负荷、燃烧室结构、混合气浓度、以及运转工况有关。 5.3.2 正常燃烧过程 1. 正常燃烧过程的阶段 ⑴ 着火延迟期(图中1~2段): 从火花塞点火(点1)至气缸压力明显脱离压缩线而急剧上升(点2)的时间或曲轴转角。 着火延迟期长短与混合气成分(α=0.8~0.9时最短)、开始点火时的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缸内气体流动、火花能量及残余废气量等因素有关。 ⑵ 明显燃烧期(图中2~3段): 从形成火焰中心到火焰传遍整个燃烧室,示功图上常指压力达到最高点(点3)止。 在均质混合气中,当火焰中心形成之后,火焰向四周传播,形成一个近似球面的火焰层,即火焰前锋,从火焰中心开始层层向四周末燃混合气传播,直到连续不断的火焰前锋扫过整个燃烧室。火馅前锋相对于末燃混合气向前推进的速度称为火焰速度,大小取决于层流火焰速度(约在每秒几十厘米到几米之间)和混合气紊流状况。 汽油机正常燃烧时火焰前锋的瞬时位置 ⑶ 补燃期(图中3点以后): 它是指明显燃烧期以后的燃烧,主要有火焰前锋后未及燃烧的燃料再燃烧,贴附在缸壁上未燃混合气层的部分燃烧以及高温分解的燃烧产物(H2、CO)重新氧化。这种燃烧已经远离上止点,应尽量减少。 所述,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是唯一地由正时的火花点火开始,且火焰前锋以一定的正常速度传遍整个燃烧室。 2.燃烧速度与火焰传播 燃烧速度是指单位时间燃烧的混合气量,可以表达为: 式中 ρt:未燃混合气密度; μt:火焰传播速度; At:火焰前锋面积。 控制燃烧速度就能控制明显燃烧期的长短及其相对曲轴转角的位置。 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 ⑴ 燃烧速度 发动机转速高达5000~8000rpm,燃烧时间极短,仅为1~2ms,火焰传播速度决定了明显燃烧期长短。现代汽油机的燃烧速度μt可高达50~80 m/s。 影响燃烧速度μt的主要因素是:燃烧室中气体的紊流运动、混合气成分和混合气初始温度、密度以及混合气的紊流状况。 初始温度?,化学反应速度?,μt?。 压力?,μt略 ?。 气缸内的紊流增加,可大大加快火焰传播速度。 ⑵ 火焰前锋面积At :利用燃烧室几何形状与火花塞位置的配合,改善和调整燃烧速度。 ⑶ 可燃混合气的密度ρt:ρt?,μt?,因此提高压缩比和进气压力,均可使μt?。 3. 燃烧稳定性(不规则燃烧) ⑴ 各个循环间的燃烧变动 ⑵ 各缸间的燃烧差异(各缸工作不均匀性) 4. 燃烧室壁的熄火作用 5.3.3 不正常燃烧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主要是爆震和表面点火。 1. 爆震(爆燃) 爆震时气缸内发出尖锐的金属敲击声,称为敲缸。 危害:冷却水过热,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发动机磨损加剧。 产生的原因: 在正常火焰传播过程中,处于最后燃烧位置的那部分末端混合气受到压缩和辐射热能,加速了先期反映,在火焰前锋未到之前,而达到其自燃条件而着火燃烧,形成新的火焰中心,产生新的火焰传播。 影响爆燃的因素 ①燃料的性质 辛烷值高的燃料抗爆燃能力强。 ②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 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增高,则爆燃倾向增大。 ③火焰前锋传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 提高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火焰传播距离,都会减少火焰前锋传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有利于避免爆燃。 2. 表面点火 在汽油机中,凡是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如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电极或零件表面炽热的积碳等)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统称表面点火。 它的点火时刻是不可控制的,易发生在ε=9以上的强化汽油机上。 炽热表面的易发地点 3. 表面点火与爆燃的差异: ⑴ 爆燃是火花塞跳火后末端混合气的自燃现象;表面点火一般是在正常火焰烧到之前由炽热物点燃混合气所致。 ⑵ 爆燃时有强烈的压力冲击波,有尖锐的金属敲击声;表面点火没有压力冲击波,敲缸声比较沉闷,主要是由活塞、连杆、曲轴等运动件受到冲击负荷产生振动而造成。 4. 不正常燃烧的控制: 燃烧室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文化第13章——底盘构造.ppt
- 6_2_非线性规划_一维搜索_0506.ppt
- 第二章 光子晶体理论基础-1.ppt
- 机械制造装备A-机床0302-17.ppt
- 基于认证的入侵(一).ppt
- 中心对称图形08.11.12.ppt
- 问路指路(修改) (NX).ppt
- 乒乓球选项课.ppt
- 第四章 顺序程序设计.ppt
- 3M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_0122.ppt
- 高中数字素养评价策略:社区参与与支持机制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网络环境与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心理恢复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叙事策略与文化影响力传播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辅助下小学个性化学习资源版权保护与教育信息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音乐治疗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中的家庭支持系统与干预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中利益主体互动与联结机制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安防视频监控行为分析在医疗安全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精益生产的食品企业生产现场生产安全管理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铸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实施对环境保护法规的适应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