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民原始的动物崇拜与道家养生功
道家导引术五禽戏中的原始动物崇拜探理
The Taoist?Daoyin?Wuqinxi?in?the?original?animal?worship
蒋苏, 冯子
Jiang Su1,Fen Zi-cheng2,Chen Gang3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 210089; 2.苏州体育学院3.南京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南京 210093;)
(1. Nanjing University?Jinling College, Nanjing 210089; 2. Suzhou University?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zhou 215006;3.Nanjing University?sports culture research?base,?Nanjing 210093;)
摘 要:中国哲学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哲学,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中国哲学通过生命体验的真实感悟世界。在先民的朴素的原始动物崇拜思想下,经过不断的观察、体验、感悟,通过对动物的模仿,亲近了自然,进而和自然进行对话。在植根于母系氏族的道家文化养生思想的影响下,诞生了道家导引术的代表五禽戏。人们通过对动物的模仿和学习不断的去体验和感悟真实的生命。
Abstract:?Chinese?philosophy itself is?a philosophy of life,?life?is?beyond the?core?philosophy of Chinese.?Chinese?philosophy through?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true?sense of the world. The?ancestors?of the naive?animal?worship,?through continuous?observation,?experience, perception,?the?animal?imitation,?close to nature,?and?natural?dialogue.?The?influence of Taoist culture?thoughts?rooted in?the?matriarchal society,?the birth of the?representative of Taoist?Daoyin?wuqinxi.?The people?of animal through?imitation and?learning?to experience and?feel the real?life.
关键词:动物崇拜 道家 五禽戏 生命超越
Keywords:?Animal?Worship?Taoist?Wuqinxi?beyond life
《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根据东汉郑康成的注解,他说:“致,行之至也。”简单的讲就是努力做到最好。把“中”与“和”都做到最好,则天地各得其所,万物各遂其生聃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五亦记述:世传养生术,汗牛如栋,行而效者谁也惟华佗五禽图差为不妄。3 五禽戏的产生与原始动物崇拜的契合
根据《后汉书·华佗传》和《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五禽戏,是由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所创。
中国传统的养生功,内容非常的庞杂,良莠不齐。但是五禽戏应该是出现最早、流传最广、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种养生功。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明代,出现了周履靖(梅颠道人)所编《夷门广牍·赤凤髓》中收录:一、庚桑熊势戏法;二、羡门虎势戏法;三、士成绮鹿势戏法;四、费长庚猿势戏法;五、亢仓子鸟势戏法,等五戏。到了清代曹无极所编的《万寿仙书》“五禽戏”《遣怀》“不动成罴卧,微劳学鸟伸。”崇吾之山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夸父是炎帝部落的族裔4 小结
李约瑟认为,“察其所以”是道家的座右铭;道家对自然的倾心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可上升为对“所以然”的把握,自然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道家相信自然是“自生自发,自然而然的意思”[]
前面提到的各种动物所表现出的部分特质,被先民所观察,由于认知的局限,这些特质被无限的放大。从汉代文献可以看到,许多传说中的神人和圣王,如伏羲、女蜗、西王母、黄帝、尧舜,大多被描述为怪异的形体,其怪异的一个基本指向就是强调人体的自然特征,好像人体愈接近自然,就愈具有超凡的神力和高尚的德行。在此,如果神人、圣人代表了人体的理想形态,那么这种理想的指向就是人向自然的生成,就是将最能体现自然特征的人体作为理想的人体。[12]
虎、鹿、熊、猿、鸟成为原始先民崇拜的对象。它们吸引先民们去观察、膜拜,甚至模仿、学习。原始先民在此体验的过程中,生命的本体得到感悟,心灵得到了回归,一切归于了自然的本质,体验到了生命的真切。在自然的滋养下,体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