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的心心相印——庄子、禅宗与中国生命转化的哲学.doc
? ? ? ?生命的心心相印——庄子、禅宗与中国生命转化的哲学
(一)释题本题标出生命两字,这正是庄子思想的主体。而「心心相印」即禅宗「以心传心」的所本。但禅宗所谓的「禅」也是以生命为主体的,禅宗的「心」,正是生命的开关。「心心相印」,是印证整个生命。「以心传心」,也就是生命的感应。所以生命和心是这个讲题的要点,我们可以说生命是客观的存在,而心乃是主观的作用。首先我们从生命说起,先解剖这个生命。把生和命分开。在中国哲学里,这个「生」,本是生生不已的,它是生化的一种能。易经系辞传所谓: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的生是一种创生的能,地的生是一种赋物以形,使万物生长的能。天地合德,万物就能化生。当天地合德,这个生便进入了「命」之中,这也就是说当大地赋物以形之後,就有了生命。因此当「生」进入了「命」之後,便为命所拘限。因为「命」是由两部份构成的,
一是形,
一是气。形是指万物的形体,是负载生命的躯壳,气是指生命的作用,是推动生命发展的能量。「气」字本由气变来,许慎说文解字指为云气。而「气」的本意乃是诸侯来朝时,君王赐「刍米」之礼,而气以米为形, 自然 与米气有关。在中国文化里「气」是宇宙万物生存变化的主要元素,所谓气运就是气的运行,也就是气在宇宙大化中的变动。「气」和「生」是一体两面,结合起来,就是生气,即生生不已的气化。可是当「生」进入了「命」之後,有了生命,也即是气入了命之後,气运便成了运气。正如汉代王充在论衡上说:
「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命义篇)又说:
「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其命短」(气寿篇)。王充是唯物的自然论者。他的气化论也说明了一部份的事实,即我们的生命受气运的作用而有富贵贫贱,年命短长的运气的不同。总结以上所论,可见我们生命受到了两种拘限,
一是形体,
一是运气。我们一般人似乎都受这两者所束缚,而无法突破。这是有了「生」,而後有「命」的必然性,看不透的,便是生命的一种悲哀。前面谈了「生」和「命」之後,接着,我们谈一谈这个「心」。因为「生命」是由气化的作用。「生命」本身无法自拔。可是这个「心」却不然。心有四个层次,即血、意、思、和神。第一层,就「血」来说,这个心即是心脏,专管血脉循环。这个心完全为气化控制,所谓「血气」。第二层,就「意」来说,即是情意,或欲望。这也是由血气所影响的,孔子所谓「血气末定,戒之在色」;「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第三层,就「思」来説,即是思维作用,现在的科学观念,即是指的脑,但中国传统习惯仍是指的「心」。在这一层中,虽然也受到「气」的影响,但却能对气有一种反制作用,即反省的思考。动物完全由气化控制,不能自反,所以不能突破牠们被自然所局限的躯体,可是人能自反,所以人从动物中超脱出来,成为万物之灵。今天人类的科学文明都是由这个能思考反省的「心」所造成的。单单的气化不足以致此。最後第四层,就「神」来説,这个「心」即是精神,我们常把心和神连言为「心神」。这里的「神」与我们一般情意欲望,及喜怒哀乐等情绪的精神不同,它能超脱形体,摆脱运命,不受气化控制,同时,还能主导气化,是精神的至高境界,这是庄子所谓的至人、真人、神人,老子和儒家所谓的圣,佛家所谓的佛,基督教所谓的神(是否上帝,我不敢断语)。由於「心」有这四个层次,可以向上提昇,所以「心」能打破「形」、「气」两者的局限,使生命不受躯体,和命运的拘束,而能突破其藩篱,向上昇华,这就是本讲题的旨趣。庄子和中国禅的心心相印,就是从这条线索下发展的。
(二)庄子对生命的提升1.生命的自主人生的悲哀最大莫过於控制不住自己的生命。印度的那位尊贵的王子,释迦牟尼,便是因此而出家。统一中国,不可一世的秦始皇,也筑不了生命的长城,抱憾以终。那一代霸雄曹操,对着生命,也只有徒然的悲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庄子早就有见於此,在齐物论中曾说:
「一受其成形,不亡已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莫之能止,不亦悲乎?」人类躯体生命的由生到死,是一列不归的特别快车,没有中间的车站可以休息。其实,根本没有刹车,只有一发动,就直到底站。这是人类所同然。但是庄子在这里语气一转说:
「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这是说人生中最大的悲哀,不是形死,而是心随形死。所谓哀莫大於心死。然而在这话中透出的玄机就是形死,心不要与形同死,也就是形死而心不可以死。一说到「形死心不死」,很多人马上就想到灵魂不死。但一提到灵魂都意味着死後的存在。在没有死之前,都是指的精神,可是庄子的「心不死」,是指此时此刻我们的心的自主。心非但不随形死,而且还能作形体的主宰,在德充符上说: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也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