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处理流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速度谱 道集 叠加剖面段 十、 (短波长)剩余静校正 3、剩余静校正应用实例 速度谱 道集 叠加剖面段 十、 (短波长)剩余静校正 3、剩余静校正应用实例 速度谱 道集 叠加剖面段 十、 (短波长)剩余静校正 3、剩余静校正应用实例 提 纲 引言 一、数据加载 二、置道头 三、静校正 四、叠前噪音压制 五、振幅补偿 六、叠前反褶积 七、CMP道集分选 八、速度分析 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 十、剩余静校正 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 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 十三、叠后噪音压制 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 结束语 1、为什么要做DMO (1)反射界面倾斜时,道集中同层反射信号并不是精确地来自同一个点,而是反射点发生了沿反射界面向上方向的离散。 (2)当不同倾角的倾斜界面同时存在时,在地震记录中,反射界面相互交叉。根据速度分析知识可知,叠加速度与倾角有关。此时两个反射同相轴的交点处的叠加速度是不同的,而实际提取速度时,同一点同一个反射时间只能使用一个速度,因此,只能舍弃其中的一个速度。速度被舍弃的反射同相轴,叠加后能量被削弱,另一个反射同相轴能量被加强。 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 常规 DMO 2、实例 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 DMO 道集速度谱 CMP 道集速度谱 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 2、实例 提 纲 引言 一、数据加载 二、置道头 三、静校正 四、叠前噪音压制 五、振幅补偿 六、叠前反褶积 七、CMP道集分选 八、速度分析 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 十、剩余静校正 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 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 十三、叠后噪音压制 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 结束语 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 1、叠后提高分辨率的理由和目的 一方面,由于叠加的低通滤波效应,使叠前已经展宽的频带又变窄,有进一步展宽频带的需要。 另一方面,叠加后的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大幅度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地在奠定了基础。 叠后提高分辨率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地震记录对薄层的识别能力。 2、叠后提高分辨率常用方法 (1) 类似谱白化的时变零相位反褶积系列——这种方法分频带在时间域内把振幅均衡,希望等价于把振幅谱的幅度均衡,相位谱没有处理。可以分段分时。 (2)反Q滤波系列——Q是地震波传播介质的品质因数,其物理意义是。波传播一个波长λ后,原存储能量E与所损耗能量值比ΔE之比。反Q是利用各反射层的Q值,恢复被地层吸收的能量,达到抬升高频信号,提高分辨率的目的。 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 4、实例 T300BP(6,120) T1000BP(6-110) T1400BP(6,100) T2500BP(6-80) 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 4、实例 原始叠加 提 纲 引言 一、数据加载 二、置道头 三、静校正 四、叠前噪音压制 五、振幅补偿 六、叠前反褶积 七、CMP道集分选 八、速度分析 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 十、剩余静校正 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 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 十三、叠后噪音压制 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 结束语 十三、叠后噪音压制 1、叠后噪音压制的原因和目的 (1)虽然叠前进行了各种噪音压制,但对于一些能量相对较弱的噪音难以识别和彻底压制,因此,叠加地震记录中仍然会有一些噪音存在,需要进一步压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也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奠定基础。 (2)经过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的剖面,会使一些高频噪音的能量抬升,降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因此,需要对高频噪音进一步压制。 (3)某些低信噪比资料,叠加后的地震记录难以追踪解释,需要提高信噪比,增强连续性,以满足解释的需要。 注意:压噪处理可以根据地震记录的情况,放在流程的任何部位,没有固定的次序。 十三、叠后噪音压制 2、常用的叠后噪音压制方法 叠后压噪方法非常多,这里只介绍常用的四种: (1)随机噪声衰减——提取可预测的线性同相轴,分离出噪音,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 ——注意:线性假设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容易失真。 (2)F—K域滤波——主要用于压制线性相干干扰。在F—k域中,线性相干干扰分布比较集中,范围较小,可以将其切除,达到压制线性相干干扰的目的。类似的还有F—X域滤波等等。 ——注意:容易引起“蚯蚓”现象,建议不使用扇形滤波因子。 (3)多项式拟合——基于地震道数据有横向相干性的原理,假设地震记录同相轴时间横向变化可用一高次多项式表示,沿同相轴时间变化的的各道振幅变化也可以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