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课程设计--调幅的解调-混频器.docVIP

高频课程设计--调幅的解调-混频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调幅的解调——混频器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 目录 目录 2 调幅解调电路设计 3 混频器简介 3 一 、 绪论 4 1.1设计目的 4 1.2 设计意义 4 1.3设计内容 4 1.3.1问题的提出 4 1.3.2 主要技术指标和优点、缺点 5 二、基本原理 6 2.1混频(或变频)器的组成 6 2.2 晶体三极管3DG100的原理及特性 7 2.2.1晶体管的组成及内部载流子运动 7 2.2.2 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 9 2.2.3 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 10 2.3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原理及特性 11 2.3.1混频器工作原理 11 2.4混频(或变频)电路 13 2.4.1混频器的组成及实现类型 13 2.4.2混频器的组成及实现类型 15 仿真结果 18 三 、 系统测试及误差分析 19 3.1测试数据 19 3.2误差分析及改善措施 19 四、心得体会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调幅解调电路设计 —混频器的设计 混频器简介 混频器作为超外差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广播电视、遥控遥测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技术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性能的发挥。一般用混频器产生中频信号: 混频器将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与本振产生的信号混频,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 可以这样理解,α为信号频率量,β量,产生和差频。当混频的频率等于中频时,这个信号可以通过中频放大器,被放大后,进行峰值检波。检波后的信号被视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显示出来。由于本振电路的振荡频率随着时间变化,因此频谱分析仪在不同的时间接收的频率是不同的。当本振振荡器的频率随着时间进行扫描时,屏幕上就显示出了被测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幅度,将不同频率上信号的幅度记录下来,就得到了被测信号的频谱。混频器的分类 从工作性质可分为二类,即加法混频器和减法混频器分别得到和频及差频。 从电路元件也可分为三极管混频器和二极管混频器。 从电路分有混频器(带有独立震荡器)和变频器(不带有独立震荡器)。混频器和频率混合器是有区别的。后者是把几个频率的信号线性的迭加在一起,不产生新的频率。 1.1设计目的 (1)掌握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 ())。 (4)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调试 1.2 设计意义 混频或变频技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等各种电子设备中进行频率变换,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 混频可以实现频率的变换,可以将载频变换到某一固定的频率上(常称为中频),而保持原信号的特征(如调幅规律)不变。成为了广播接收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小到我们家中的电视机,大到通信、雷达、导航、宇航等领域 1.3设计内容 1.3.1问题的提出 设计一个混频电路将天线接收到的调幅波的载频fs变换到某一固定的中频频率fi 。 1.3.2 主要技术指标和优点、缺点 图2-1 晶体管混频器的四种电路组态 图2-1(a)中,本振电压Vo和信号电压Vs都加载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利用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变频。按照晶体管的组态和本振电压注入点的不同,有如下四种基本电路。其中(a)、(b)为共射混频电路;(c)、(d)为共基混频电路。这四种组态各有其优缺点。 电路(a),信号电压由基极输入,本振电压由基极注入。 优点:因为它的输入阻抗较大,因此用做混频时,本振电路容易起振,需要注入的本振功率也比较小。 缺点:因为信号输入电路与振荡电路相互影响比较大(直接耦合),可能产生牵引现象。特别当与的相对频差不大时,牵引现象比较严重,不宜采用此种电路。 电路(b),信号电压由基极输入,本振电压由发射极注入。 优点:它的输入信号与本振电压分别从基极输入和发射机注入。互相影响产生牵引现象的可能性小。同时,对于本振电压来说是共基电路,起输入阻抗较小,不易过激励,因此振荡波形好,失真小。 缺点:需要较大的本振功率输入。 电路(c)和(d)都是共基极混频器,分别为同极注入式和分极注入式。 优点:在较高的频率工作时(几十兆赫),因为共基电路的比共发电路的要大很多,所以变频增益较大。因此在较高频率工作时也采用这种电路。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