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式训上海广方言馆出身新式外交官.docVIP

刘式训上海广方言馆出身新式外交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式训上海广方言馆出身新式外交官

刘式训上海广方言馆出身新式外交官   在民国的外交舞台上,一直活跃着一批上海广方言馆出身的外交官,他们是通过清朝总理衙门选拔投身晚清外交界的。中华民国成立后,他们作为职业外交官又为新政府所用,成为民国外交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刘式训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踏上外交舞台      刘式训,字筝笙,号紫箴,1868年出生,江苏南汇(今上海)人。自19世纪40年代开埠后,上海迅速发展为中西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而且它承风气之先,社会较早开化。1879年,刘式训的父母将其送入“上海广方言馆”。在这里,刘式训主攻法文,并兼习经史算学。作为上海设立的第一所外国语专科学校,“上海广方言馆”承担着向总理衙门输送学生的任务。1890年,刘式训以优异的成绩与陆征祥、刘镜人等七人,被选送京师同文馆深造。1892年,他随清朝出使英、法、意、比的大臣薛福成前往欧洲,任驻法使馆翻译。   在法国???间,刘式训以外交官身份进入巴黎大学留学深造。其后,他先后在驻法、俄、德等国使馆任翻译。随着时间推移,他的才干渐渐为许景澄、孙宝琦等出使大臣所赏识,擢升为参赞。八国联军侵华时,他曾协助李鸿章谈判《辛丑条约》。1902年,担任清朝出席英王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专使载振的秘书,访问法、比、美、日四国。1905年9月,刘式训迎来了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清廷委任其为出使法国、日斯巴尼亚国(今西班牙)大臣。从此他独当一面,登上晚清外交舞台的中心,成为懂外语、具备西方知识、熟悉西方情势的新式外交官的代表。      澳门划界交涉失败      1908年,日本商船“二辰丸”号走私军火,在澳门路环岛附近被中国水师捕获。日本勾结澳门葡萄牙当局,借口该船所经的路环岛属于澳葡当局的领海,要求中国归还被扣船只并认错。此举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也将刘式训推上与葡萄牙政府交涉划界问题的前台。   1887年,葡萄牙在英国协助下,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葡萄牙获得永居管理澳门的特权,并要求占领澳门以外大片领土。清政府在人民的强烈抗议下未敢答应,但在条约第二款中规定,澳门界址问题,待两国派员勘定之后另立专约;未经划定界址之前,双方暂时维持现状不变。澳葡当局一直企图在澳门以外扩占土地,“二辰丸”号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其阴谋。澳葡当局以疏浚海道为名,借机扩张土地,并派军舰公然与中国军队对峙,意图武力强占,引发国人强烈抗议,国人要求清廷与澳门划清界址。   1908年年底,清政府指令刘式训急赴里斯本交涉,与葡萄牙政府商谈划界问题。1909年1月,刘式训与葡萄牙外交部往返磋商,最后商定,各派代表至澳门查勘划界,中方撤兵队一处,葡萄牙撤炮舰、停收钞、罢浚海,双方于2月12日同时实行。后又几经折冲,中国派出云南交涉使高而谦为澳门勘界大臣,葡萄牙派勘界专使马沙铎(Machado),双方于香港展开会谈。但葡方不顾双方事前商定,葡舰继续游弋内河,勒收船钞和浚河活动也没有停止,刘式训配合当地谈判,不时与葡萄牙外交部直接交涉。   然而,葡萄牙政府却视清政府的退让为软弱,在谈判桌上狮子大开口,提出了一个侵占大量土地和水域的勘界方案,甚至公然武装侵占路环岛,大肆屠杀中国居民,制造血案,致使谈判毫无结果而中断。1910年葡萄牙爆发革命,建立共和国政权。清政府外务部致电刘式训:在未承认葡萄牙新政府以前,能否利用时机与葡探商澳界让步办法,如能满我之意,即先行承认亦无不可。但葡萄牙政府拒绝了中国的要求。刘式训的交涉没有取得结果,澳门划界问题成为悬案。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在国外感知共和潮流的刘式训,早已不满腐朽的清王朝的作为,遂于11月20日辞卸驻外大臣职位,结束了供职清朝外交界的经历。      首任驻巴西公使      中华民国成立后,一度脱离外交界的刘式训,经上海广方言馆与京师同文馆同学、时任外交总长陆征祥的举荐,于1913年1月29日出任外交次长。这是他服务于北洋政府的开始。在此期间,他协助陆征祥交涉外蒙古问题,参与协商善后大借款,协助处理各国承认中华民国等事宜。后因陆征祥坚辞外交总长,刘式训也随同辞去外交次长。   继任外交总长的孙宝琦,曾经是刘式训的上司,经其举荐,1913年12月29日,刘式训被委任为驻巴西兼驻秘鲁全权公使(兼秘鲁公使一职,一直未到任)。由此,他成为中国首任驻巴西公使。1914年8月到任后,他首先筹设公使馆,完备了使领馆机构和人员。当时的巴西,受美国限制中国移民政策的影响,也有歧视中国移民的倾向,刘式训出面交涉,力所能及地保护华侨利益。   在驻巴西公使任上,刘式训度过了一生中最痛苦和灰暗的时期,因水土不适,妻子和儿子先后辞世,他自己也不堪重负而生病。1915年初他前往欧洲了解和搜集欧洲大战实情。不久回国,结束了驻巴西公使任期。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