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最快乐古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个最快乐古人

十个最快乐古人   悠然见南山,妻梅子鹤,醉便颓寝……古代名士或隐逸或放浪的生活,在坎坷的人生中找寻快乐的寄托,最终导向的是调和与肃穆。就像林语堂评述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阮籍   《晋书?阮籍传》中记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而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在门阀士族的斗争中,阮籍以放浪形骸来保全自己,维持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他爱用白眼对付礼俗之辈,用青眼接待知音。他常醉卧于美妇之侧,却是行为规矩的柳下惠,连美妇的丈夫也放心地听之任之。阮籍喜爱带着三百随扈出行,酒尽则挂靴而回。在母亲的丧礼上他依然喝酒吃肉,继而又大声哀叹“穷矣!”,吐血。他去当官也像是一场玩闹,李白后来为他赋诗一首:“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清风。”   陶渊明   陶渊明活到五十余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贫病状态是一种常态。但他却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用“道”来平衡安贫与求富,“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并用顺乎自然的方式来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保持纯真的天性,主张“质性天然、非矫厉所得”。一生困顿的陶渊明拥有“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留下了《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朱光潜说从他的诗中能领悟到“冲澹”,也就是调和与肃穆。   谢灵运   谢灵运十八岁便袭封了康乐公,食邑二千户。但他生性傲气,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于是便肆意遨游,曾经两度请辞隐居,寄情山水,成为中国第一位“山水诗人”。他因为贪玩夜游,荒疏政事,在元嘉五年被免职。在家赋闲的谢灵运爱上了登山,并制作了传世的“谢公屐”,前后掌都有齿钉,上山把前掌的齿钉取下,下山把后掌的齿钉去掉。李白后来在《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还“穿着”这种登山鞋,“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李白   李白鄙视科举入仕的酸腐,走了终南捷径,先隐居后入仕,但是二入长安都不顺利,让高力士脱鞋,甚至讽刺唐玄宗“弱植不足援”,都注??了这个狂浪的人不适合官场。他还是喜爱云游名山大川的自在,崇尚着侠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享受着美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的好友杜甫曾作诗形容这位酒仙老友:“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最后离世的传说也跟酒有关,醉酒倒入水中追月溺毙,结束狂放热烈的一生。   林和靖   林和靖自况“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但是这个无所不通的文人对世俗完全没有兴趣,他一生不娶不仕,妻梅子鹤。淡泊的声名传出去之后,宋真宗让他去给太子教书,也被他拒绝。林和靖一生最得意的便是“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他在房前屋后种下梅树三百六十余株,靠着卖梅子的钱维持恬淡的生活。经常划着船出去拜访寺院高僧,有客人来的时候,门童便将鹤放飞,他一看到鹤飞过来,便掉转船头回家。林和靖曾经写下很多动人的诗篇,比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但是他写完便立即丢掉,对于后世声名看得极淡:“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他存世的三百首诗都是后人偷偷记录整理的。   苏轼   林语堂在《苏轼传》中这样概括这位大文豪,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憎恨清教主义、在政治上爱唱反调。这些都给他带来了不幸,一生中不断被贬斥,获罪。幸运的是,“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苏轼的人生波折多与文字有关,甚至曾因“文字毁谤君相”而被下狱,但他依然称文章“如金玉珠具,未易鄙弃”。“在海外孤寂无聊,过时出一篇见娱,则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坎坷漂泊的苏轼在告别人世时,对悲伤的子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唐伯虎   《明史》中有关于唐伯虎二百多字的介绍,说他“性颖利,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他少年得志,却在三十岁时卷入会试弊案而与官场绝缘。后来回到故乡苏州,家中清贫,老婆弃他而去,他也无所谓,靠着卖文鬻画为生。自称“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三十六岁时,用卖画的钱在苏州城北的桃花坞盖下几间茅屋,并给每间房都起了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等,并自号“桃花庵主”,过起了他的欢畅生活:“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   徐渭   徐渭一生坎坷,经历落榜、自杀、杀妻、入狱,他自称“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晚年生活有点窘迫,“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但是,以卖画为生的徐渭,坚决不为当政官僚作画。只是徐渭爱吃蟹,朋友便用活蟹来换他的蟹画。他一生不治产业,钱财随手散尽,死后身无长物。但他对人生有一种了悟,“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