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习性本种为大型肉食性动物.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习性本种为大型肉食性动物

台灣保育動物 西苑高中 高二三班 +目錄+ 台灣黑熊 狗熊 台灣黑熊 狗熊 學 名:Selenarctos thibetanus formosanus (Swinhoe) 英 名:Formosan black bear 分 類:CARNIVOR 食肉目 Ursidae 熊科 形態特徵:體長 120 ~ 150 公分 ,肩高 60~ 70 公分,最重可逾 200 公斤; 全身披黑色粗毛,體壯碩,四肢粗壯,前後肢 均具五趾,掌全部裸出,尾短,鼻骨長,下顎 前端具白色短毛;胸前有白色短毛構成呈V字 形之白斑。 齒式:3/3,1/1,4/4,2/3=42 。 生態習性:本種是台灣產最大型的陸生動物,雜食性,以 植物之葉子、嫩芽,果實及虫蛹為主食;除了 交配期或撫育小熊期間外,通常獨居;白天在 樹洞或岩洞內休息,黃昏或夜晚始外出覓食; 活動範圍大,善爬樹,孔武有力,然而敏捷性 和速度較一般食肉動物差;不過在受傷、受逼 迫或保護幼熊時攻擊性特強,速度亦快;冬季 時並不冬眠,但可能會移至較低海拔覓食。 棲地分布:本種為台灣特有亞種,棲息地以海拔1,000 ~ 3,500 公尺之森林地帶為主。 面臨問題:棲息地干擾;小族群量;盜獵;現有野生族群 有隔離的現象。 雲豹 雲豹 學 名: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us (Swinhoe) 英 名:Formodan clouded leopard 分 類:CARNIVOR 食肉目 Felidae 貓科 形態特徵:頭軀幹長 61 ~ 150 公分, 尾長 55 ~ 90 公分, 體重 16 ~ 23 公斤,全身黃褐色 ;額頭至肩部有數條黑色縱帶,頸側及體側具 有大塊雲黑斑,腹部近白色,腹部及四肢間雜 有不規則黑褐色斑紋;尾巴有 11 ~ 14 個黑 色環帶,犬齒發達。前後肢具四趾,趾具爪 ,平時隱藏於掌內,捕捉獵物時始自皮鞘中伸 出。齒式:3/3,1/1,3/2,1/1=30。 生態習性:本種為大型肉食性動物,夜行性,棲息於植被 濃密的原始闊葉森林中;單獨行動,習性隱密 ,善於攀樹,在樹上行動靈活,肉食性,會捕 食樹上的猴子、松鼠及鳥類等中小動物,亦會 潛伏於樹上,俟羌、鹿等獵物自下面經過時飛 撲而下咬其頸部致死而食。 棲地分布:為台灣特有亞種。以前曾廣泛分布於全島1,000 公尺左右之原始森林,現已瀕臨絕種。 面臨問題:族群量不明且極可能已經絕種。 黑面琵鷺 撓杯(台語)、黑臉琵鷺 黑面琵鷺 學 名:Platalea minor Temminck Schlegel 英  名:Black-faced Spoonbill 分  類:鸛形目 CICONIIFORMES 朱鷺科 Threskiornithidae 形態特徵:身長74公分,成鳥:嘴很長,前端扁平,呈飯 匙狀,黑色;腳黑色。額部、嘴基部及眼先相 連成黑色的臉部,夏羽:全身大致為白色,後 頭之髮束狀飾羽及胸部飾羽為黃色。冬羽:飾 羽變短,全身皆為白色。亞成鳥羽色似成鳥之 冬羽,初級飛羽外緣黑色。 生態習性:黑面琵鷺為社會性較強之鳥類,通常成小群出 現於海岸附近、河口、沙洲及池塘等。亦有兩 百隻以上之大群聚集於曾文溪口渡冬之現象。 在該處之覓食活動則以夜間及晨昏時刻為主, 常見其成小群集體於淺水域覓食。生殖地目前 僅知在北韓有一群小族群在當地繁殖,其主要 渡冬族群棲息於台南之曾文溪口;台灣地區其 他河口及重要濕地,以及香港、越南等地亦曾 有小群出現之紀錄。 面臨問題:目前全世界僅存 500隻左右之族群,面臨極大 之滅種危機。在台灣的主要棲息地又面臨工業 區開發之重大壓力。 赫氏角鷹 熊鷹、鷹雕 赫氏角鷹 熊鷹、鷹雕 學  名:Spizaetus nipalensis fokiensis Sclater 英  名:Hodgsons Hawk Eagle 分  類:鷲鷹目 FALCONIFORMES 鷲鷹科 Accipitridae 形態特徵:雄鳥身長75公分、雌鳥80公分;翼長45~58公 分;尾長32.5~39.5公分;為台灣猛禽類中體 型最大者。成鳥 (6、歲以上之個體) 雌、 雄鳥羽色大致相同。頭、背暗褐色,胸、腹部 淺褐色至褐色,胸部有黑色縱斑,腹部有乳白 色橫紋。跗蹠密生羽毛。頭頂及臉頰濃黑褐色 ,後頭羽毛較長,常豎起成角狀羽冠。嘴黑色 ,蠟膜淡灰黃色;眼睛虹膜橘黃色;趾淡黃色 ,爪黑色。亞成鳥之外觀大抵類似成鳥,羽毛 花紋較淡,頭及頰部之羽毛只有羽軸部份為黑 褐色,喉部縱線較細,虹膜黃色。喉中線至四 歲時才出現。尾羽的橫紋有10條左右。 生態習性:主要棲息於海拔1,000~3,000公尺左右之原 始闊葉林或針闊混合林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