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展区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瑞昌市.doc

第一展区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瑞昌市.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展区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瑞昌市

中国青铜之源 华夏文明之光 ——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序厅 第一部分:破解中国青铜源头之谜 第一单元:遗址发现 举世瞩目 第一组:岁月留痕 第二组:发现遗址 第三组:追寻国宝 第四组:震惊世界 第二单元:全面发掘 揭开谜底 第一组:采矿区遗迹 第二组:选矿区遗迹 第三组:冶炼区遗迹 第四组:矿工居住区遗迹 第三单元:实物印证 科学断代 第一组:铜岭遗址地层剖面 第二组:铜岭遗址的实物印证 第二部分:见证三千年前的工业辉煌 第一单元:有效的找矿方法 第一组:植物找矿 第二组:矿苗找矿 第二单元:先进的井巷开拓 第一组:单一浅井开拓法 第二组:槽坑——竖井联合开拓法 第三组:竖井——斜巷——平巷联合开拓法 第三单元:安全的支护技术 第一组:同壁碗口接内撑式支护竖井(商代) 第二组:同壁碗口接加强内撑式支护竖井(商代) 第三组:尖头透卯榫内撑式支护竖井(西周) 第四组:平头单透卯单榫串联套接式支护竖井(西周) 第五组:剑状单透卯单榫串联套接式支护竖井(西周) 第六组:交替碗口接内撑式支护竖井(春秋) 第七组:交替碗口接加强内撑式支护竖井(西周) 第八组:平口接榫方框垛盘式支护竖井(战国) 第九组:碗口接半框架式支护平巷(商代) 第十组:开口贯通榫接架厢式支护平巷(商代) 第十一组:碗口接架厢式支护平巷(商代) 第十二组:圆周截肩单榫透卯架厢式支护平巷(西周) 知识链接:测量定位技术 第四单元:完备的井巷设施 第五单元:早期的提运机械 第六单元:领先的槽溜选矿 第七单元:高效的火法冶炼 第八单元:有序的矿山管理 第三部分:传播文明的青铜之路 第一单元:铜岭遗址与赣鄱青铜文明 第一组:南方青铜王国的崛起 第二组:抗礼中原的虎方重器 第三组:传续千年的华彩篇章 第二单元:铜岭遗址与中华青铜文明 第一组:长江中下游大宗铜料生产基地 第二组:贯通南北的铜料流向 尾厅:铜岭遗址的未解之谜 环幕影院:青铜文明 影响深远 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序厅 传播目的:在《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的入口处设计一个序厅,首先起到隔断作用,其次是引导观众驻足,以便先对整个展览有个大概的了解。 传播内容:展标、前言 1、展标: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2、前言: 瑞昌市地处长江南岸、庐山脚下、鄱阳之滨,为长江入赣门户。1988年,由于瑞昌境内一个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使中外考古学者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铜岭村。 《管子?地数》载,“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金即铜。书中又说当时国境之内“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江西瑞昌的铜岭商周矿冶遗址,想必就是这些古远传说中出产铜矿的大山之一。 铜岭遗址始采于商代前期,发展于西周,盛采于春秋,延于战国,前后连续开采达一千多年,与中国青铜文明同步起源、同步衰落。在遗址中发掘出的珍贵文物,为研究和了解早期铜矿的开采方法、选矿技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揭示了中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同时纠正了“青铜文明不过长江”的错误论断,证明商周时代在我国南方地区同样存在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铜岭商周矿冶遗址的发现,叩开了青铜时代厚重的历史之门,改写了中国青铜文明史。 深埋大地的矿脉,来自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孕育了人类文明的金色曙光。 第一部分:破解中国青铜源头之谜 传播目的:本部分展览介绍铜岭古矿冶遗址发现的来龙去脉、遗址区域分布、出土文物及年代考证概况,旨在让观众充分了解铜岭遗址全貌,把握铜岭遗址在中国青铜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进而迸发出强烈的参观兴趣。 传播内容:铜岭遗址考古发现的故事;采矿区、选矿区、冶炼区、矿工区4片区域的分布及其功能;出土文物;遗址起迄年代的科学论证 表现亮点:铜岭遗址全景式沙盘、地层剖面模型 支撑材料:文物、图片、图表、艺术创作、沙盘模型、多媒体视频、场景再现 部分说明:中国青铜器遗存数量非常丰富,且铸造技艺精湛,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青铜矿石的来源问题始终是一个空白。国内一些著名的铸铜遗址从未发现有矿石,说明在铸铜工作面内没有开采铜矿和炼铜的设备。1973年,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现,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青铜器的研究可以从最初的采矿阶段开始。发现于1988年的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其始采年代比此前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湖北铜绿山遗址还要早500年,从而将我国铜矿开采的历史上推至距今3500多年前。这座大型商周采铜遗址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青铜之源”。 第一单元:遗址发现 举世瞩目 单元说明:1988年元月,铜岭山上的铜草花开得格外茂盛,铜岭村村民们在降坡修路之时,意外挖出许多朽木以及铜制和木制的工具。当时铜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