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来价值观.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吃出来价值观

吃出来价值观   对西方人而言,吃亚洲菜不是为了饱实感或者尝鲜,而是他们表明态度和体现价值观的方式。      到底什么菜在今天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如果一个外国人来到广州,点名要吃饺子或者麻辣火锅,会让好吃的广州人十分无奈,一道是北方食品,一道是四川名菜。他们必定会告诉这个外国友人,广州有著名的虾饺、无米粥火锅和双皮奶,分别是广式早茶、养生火锅和甜点的精华,他想吃的那些东西在广州不一定好吃,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菜。   然而,前不久有消息透露,北京烤鸭、水饺以及中国炒饭将成为北京奥运全天候供应的重点菜肴,这三道菜将成为连接世界消化系统的中国代表。      杂烩和幸运饼干      中国要借助奥运的机会向外推销本国美食,光这三道菜根本无法满足全世界对中国菜的想象。美国《纽约时报》去年就“力劝”美国国务卿赖斯效仿“乒乓外交”,对华开展“饺子外交”:向更多中国厨师发放入境签证,以便让美国人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中国菜。      根据美国《新闻周刊》的统计,美国中餐馆的数量比麦当劳、汉堡王和肯德基加起来都要多。   几乎每位美国人都有一家中国餐厅成为心头所好。美国总统小布什父子对中国菜同样情有独钟,他们最爱的中国餐厅位于弗吉尼亚州,名为北京饭店(Peking Gourmet Inn),该餐厅的第17号桌专门为总统父子特别安置,有最优美的景观,还特别安装了防弹玻璃。   正在伊拉克作战的美国大兵,要是犯了乡愁,一定会光顾巴格达的两家中国餐厅解闷;常驻南极的美国科学探险队,他们的厨房也都固定在星期一晚上做中国菜。   中国人当然知道老美念念不忘的“中国菜”一点都不地道,就好比阿尔萨斯位于法国,其他国家的人就会把本国能够吃到的阿尔萨斯地区菜肴一律归结为法国菜一样。美食专栏作家殳俏说,虽然中国餐馆在国外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全都是很底层的,和墨西哥菜、越南菜系一样,大部分都是快餐店。“在巴黎,如果今天想省钱的话,就去吃中国菜,虽然难吃不到哪里去,但是做得挺粗糙的,油很多,一直被人认为是像汉堡店一样的垃圾食品。”   具体来说,美国的中国菜里非常普遍的一道是“杂烩”(Chop Suey),几样青菜加上一道肉类,炒熟再勾上浓浓的芡;每间中国餐厅在饭后必定送上夹着签语的幸运饼干(Fortune Cookie),这种习惯在中国从来没有,其实是日本风俗;还有间名为美国最大的中国餐厅连锁Kari-Out,他们所使用的酱油甚至都不是用大豆提炼的。   因此,《纽约时报》会特地声明,除非亲自踏上中国国土,美国人是永远不可能在美国本土品尝到地道的中国菜的。尽管美国人也可以在国内找到粤菜馆、湘菜馆以及川菜馆等等,但是这些餐馆永远不可以与中国本土的餐馆同日而语。      餐桌习惯的回归      美国人类学家西尼?W?敏茨(Sidney.W.Minz)在他的著作Tasting Food,TastingFreedom中对“国家特色菜”有概括性的论述,他认为这是一个巧辞,把一群住在某个政治系统内的人所吃的食物都一网打尽。高级菜肴与普通菜肴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代表了不止一个地区;在于以昂贵材料来代替原来的材料;有时甚至在于获得国际地位。如果说中国推出的三道菜的目的是在于最后一项的国际地位,其实西方人已经在关注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不在菜色的新奇和味道,而是亚洲人“吃”的方式。   美式快餐食品、大型超市和各种颠覆传统的混合创新菜肴正在破坏亚洲人的饮食观念,但从伊莱克斯一项亚洲居民饮食习惯的调查数据来看,亚洲人仍然把烹饪当作一项重要的技艺在不断学习;家庭是亚洲人餐桌上的重要主题;母亲依旧是决定一个家庭味觉的主心骨;亚洲人十分喜欢热闹的宴请,与朋友及家人最好的相聚也是在餐桌E。这些亚洲人对于“吃”的价值观,让开始享受传统乐趣的西方人十分向往。西尼?W?敏茨认为:“对于许多人而言,吃某种特定的东西,不是为了有饱实的感觉,更是想达到一种表明态度的外在方式。”   套用《纽约时报》作者杰妮弗?李对中国菜的描述――它的吸引力来自双重性格:既有种族区别性但又那么的普遍,虽来自国外但却有母系传统的味道。这些都让西方中产阶级觉得亚洲菜是一种不落伍的时髦追求,能够稳定社会阶级的价值观。      亚洲人的“吃”      亚洲人吃饭的习惯、对食材的利用、各种营养的搭配、菜肴的口味都成为两方国家饮食方式的新时尚。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的健康食品榜上,红薯、玉米、芦笋、花椰菜、茄子、甜菜、荠菜、苤蓝菜、土豆、金针菇、雪里蕻、大白菜13种蔬菜排进了健康榜,这些蔬菜大半产于东亚。在零食榜上,第一次出现了“猪肝”这种食品,对动物内脏甚为挑剔的西方人向来把这种习惯视为东方人的饮食恶习之一,但新的饮食研究让他们不得不重视猪肝中丰富的营养成分。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