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获文坛殊荣英国老祖母.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喜获文坛殊荣英国老祖母

喜获文坛殊荣英国老祖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中国古诗说的是老年人尽管岁入迟暮,仍然能够老当益壮、大有作为,将其用在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身上是非常贴切的――不久前,这位八十八岁高龄、且至今笔耕不辍的“祖母级”作家被授予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项年纪最大的获奖者。         “黑马”折桂――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每年10月,世界文坛都会进入繁忙的颁奖季节,其中最热闹的,自然莫过于被视为文坛“万奖之王”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宴。在评选结果揭晓之前,不少媒体或研究机构常常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提前作出“预报”,遗憾的是猜中的概率甚低,因为瑞典文学院有投票权的十八名院士向以行事诡秘、决定惊人而闻名。尽管如此,对文学界这个最大的年度“猜谜游戏”,历年来仍然会有许多媒体和研究机构乐此不疲。   2007年10月11日,就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前几分钟,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仍在猜测花落谁家。有的人甚至把英国立博博彩公司的获奖赔率打印了出来(该公司曾三次准确预测过文学奖获得者,包括去年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获奖),还有的人则拿着当天出版的《瑞典每日新闻报》及《瑞典日报》,上面刊登着可能获奖者的照片以及作品介绍。   在这些“候选名单”中,莱辛显然并不被人们所看好。瑞典各媒体的“名单”里,共同的“热门人选”为意大利作家克劳迪奥?马格里斯和澳大利亚诗人莱斯?穆瑞。此外,也有媒体将美国作家菲利浦?罗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以及韩国诗人高银等列为“候选人”。   2007年10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1时,在有着二百年历史、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中的瑞典文学院内举行了诺贝尔文学奖公告仪式。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发言人,霍拉斯?恩达尔使用了不同国家的语言宣读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字和其获奖的理由。他先是用瑞典语读,然后用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宣布。当听到“多丽丝?莱辛”这个名字时,记者席上传出了惊呼声――所有的“行家”都看走了眼,折桂者是一匹“黑马”,但只经过短暂的停顿后,全场便传出热烈的掌声,以示对这位再过十一天就将??过八十八岁生日的英国女作家的敬意。   事实上,莱辛此番获奖可谓实至名归、情理之中。她是英国现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有“女性小说鼻祖”之称,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其写作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犀利,见解新颖,极具挑战性。以莱辛的文学成就,获得这一殊荣当之无愧。这也使她成为历史上第三十四位诺贝尔奖女得主、第十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   值得一提的是,莱辛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也让英国人感到意外之喜,因为这距离前一位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得奖刚刚两年!      经历坎坷 自学成才      两年前,莱辛在总结她的一生时曾说“不幸的童年培养小说家”,因为她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通过自身努力去发展很大的想象力以逃避现实。   莱辛原名多丽丝?梅?泰勒,1919年10月22日出生在伊朗(当时还称作波斯)的克尔曼沙赫,父母都是英国人。她的父亲阿尔弗莱德?泰勒是个梦想家,原本在波斯管理皇家银行任职。上世纪20年代,他带着全家移民到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南罗得西亚(现属津巴布韦),经营一个农庄,打算开垦那儿的千亩荒地。莱辛的母亲艾米丽曾经做过护士,她与阿尔弗莱德不幸福的婚姻使她性格乖戾,对女儿非常严厉,把她送到当地的天主教女子学校读书。莱辛的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身体受伤落下残疾。残酷的战争给他的精神也留下了创伤,他总是抑郁不欢,沉浸在痛苦的回忆里,加上天主教女子学校的修女们津津乐道的关于地狱和诅咒一类的故事,使莱辛的童年灰暗而压抑、孤寂而苦闷,她变得有些神经质。后来她父亲的发财梦破灭,家境也陷入困顿之中。莱辛十四岁时因眼疾辍学,贫穷拮据的农庄生活禁锢着她,文学就成为这个有些神经质的女孩的幻想家园――她逃到狄更斯和劳伦斯的小说中,并与19世纪的文学大师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以此滋养了她那澄明的且具批判性的灵魂。非洲大地壮阔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了莱辛的头脑,使她在之后的写作生涯中表现出惊人的广阔视野和博大胸襟。此后她也再未回到学校,她是在博览群书后自学成才的。   十五岁时莱辛离开家去做保姆,那家主人给她看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学方面的书籍,这也许就是莱辛此后一生中丰富激烈的政治生活的开端。后来,她不堪主人的性骚扰,愤然离开。她当过护士、电话接线员、打字员、秘书、速记员等,但以抄抄写写的文字活儿居多,从此养成写字的习惯,她甚至偷偷练笔写起小说来。莱辛很有写作天赋,其中的两篇小说曾在南非的一家杂志上发表。青年时代的莱辛壮怀激烈,曾投身于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还一度参加了共产党。   十九岁时莱辛有了第一次不成功的婚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