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史诗 婚姻教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壮族史诗 婚姻教本

壮族史诗 婚姻教本   【摘 要】《盘同古》是一部叙述壮族始祖盘和古再造人类的神话故事歌,反映壮歌先民如何从血婚制时代逐步走进一夫一妻制婚姻时代的史实,堪称壮族的创世史诗、婚姻的教本,本文从人类学、文艺学的角度对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壮歌;《盘同古》 ; 再造人类;婚姻教本;艺术手法   【作 者】蓝柯, 广西河池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广西宜州市,546300   【中图分类号】B9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4-014-007      An Educating Text And Epic of Ehuang Minority   Lan Ke      Abstract: The song of Ehuang minority Pan Tong-gu is a fairy leagnd song which tells how the ancestor of Ehuang minority recreated man, thus shows the history when foreparents of Ehuang minoriry gradually entered one-to-one marriage stage from the incest epoch, and is worthy of being called the creating Epic of Ehuang minor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expound its plenty of cultural value and perfect artistic skills from the angles of Anthropolgy and poetics.   Keywords: Zhuang songs; Pan Tong Gu; remade humankind; marriage book; art means      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编辑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时,宜山县(1993年改设宜州市)编辑的《歌谣集》中就收集有壮族神话《盘同古》(《歌谣集》第38页),也许是收到的本子不全,前半部分的引歌没有收录,加上是采用意译文本,没有壮歌的原貌,失去其壮歌的韵味。最近,在田野作业时,我们又在宜州市的龙头、德胜,河池市金城江区的白土、东江,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思恩、大才、水源一带收集到内容大致相同的壮歌《盘同古》的手抄本,全部古壮字抄写。我们还了解到,在宜州、金城江区、环江一带做还愿等法事的麽公唱本中也有壮歌《盘同古》,也是用古壮字抄写。这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壮歌《盘同古》原为《盘斗古》,壮语中“斗”即“同”、“和”的意思,所以译称为《盘同古》,又称《比盘古》,在当地壮语中“比”即歌、“小歌”,意为“盘古歌”。又叫《比台篓恒》,即婚宴夜晚吃宵夜时唱的歌。这里“台”是桌子,“篓”[lou]是酒,“亘”是夜晚。旧时壮家请婚宴酒时,媳妇进门这一天,来了许多送亲的伴娘,加上辈份大的三姑六婆,嫂子妯娌等,多则六五十人,少则二三十人。这在农村,安排住宿是一个问题。于是安排伴郎与伴娘对歌。在唱罢开被歌(有的地方称铺床歌,男方家婆请歌手作代表称赞岳母送的嫁妆又多又精美,女方则自谦手艺差望海涵之类)即在堂屋中央,摆上四方桌,两边各摆上供歌手坐的条凳,男左女右各两到三对歌手。桌上摆上一人一套餐具和供下酒的小菜。在酒桌的前端,另用小方桌供上煮熟的猪头鸡鸭等供品,焚香明烛,以供神灵和列祖列宗,祈求赐福。这个形式叫“比台篓恒”(壮语)。先由男方唱,唱的内容即《盘同古》。从形式和内容看,一是借用婚筵向亲朋好友,尤其是青年后生,讲述壮族祖先盘和古再造人类的故事和婚姻的来由,教育青年人要珍惜婚姻之幸福。二是寓教于乐,用对歌的形式营造婚筵之夜的喜庆气氛;三是通宵唱歌、听歌解决部分人的住宿问题。唱《盘同古》,旧时是壮家每逢婚筵必须的保留节目,如果哪队歌师不会唱,说明还不够歌师资格。有趣的是,在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场大浩劫中,包括《盘同古》在内所有山歌都被当作四旧横加扫荡,后继乏人,但在改革开放后,文化政策稍有放宽,《盘同古》这一支古老的壮歌又在壮家的婚筵上唱开了。一首古老的壮歌,全凭老百姓口头传承,竞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与她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魁力是分不开的。      一、壮族的创世史诗      “史诗”一词出于古希腊,原文是EPOS,义为平话或故事。是亚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为文学作品分类时首先提出来的。近代黑格尔将诗分为三大类: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史诗居其首,可见西方艺术理论对于史诗的重视。所谓史诗一般是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