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山西党组织创建与发展(中).docVIP

大革命时期山西党组织创建与发展(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革命时期山西党组织创建与发展(中)

大革命时期山西党组织创建与发展(中)   晋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以大同为代表的山西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铁路交通较为发达,是连结山西和内蒙古的重要通道。因而产业工人较为集中,时事资讯传递较快,加之大同又有多所中等学校,是晋北文化教育的中心,从而为新思潮新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五四运动的大潮,洗礼了大同和晋北地区的青年学生,他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之道。   1921年,中共北京地委即通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派党员邓中夏、何孟雄、张昆弟等,多次到京绥铁路开展革命活动。何孟雄几次到大同,他们在大同铁路工人中开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使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主张逐步为工人和青年知识分子所接受,为党在大同地区建立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1922年10月,党发动和领导的京绥铁路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后,大同铁路工人张树珊、傅国忠由于在罢工中积极勇敢地进行斗争,被吸收入党。这是晋北大同地区最早的两名党员,隶属于中共张家口铁路工人党小组 。   中共北京地委还先后派人到大同,在工人中进行建立青年团的工作。高君宇、王振翼两人将他们分别参加莫斯科远东各国共产党和被压迫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带回太原,并迅速传入大同,1924年,中共北京区委兼北京地委派员到大同,进一步加强这里的建党建团工作。大同和张家口铁路工人中的共产党员、进步分子主动积极地在大同学生中开展活动。1924年10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同特别支部成立,杨凤楼担任书记,共有团员六人。1925年6月初,中共张家口特支书记王振翼前往大同三师开展建党工作,8月成立了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有党员七人,隶属中共张家口特支领导,10月后归属中共张家口地委领导。   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成立后,在大同铁路、煤矿和其他行业中积极发展党员,扩展党的队伍,扩大党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大同地方组织也有很大的发展。1926年春,共青团大同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共有团员20余名???他们当中的杨秀峰、曹汝谦、杨松青等人后来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八一南昌起义。   1926年3月,阎锡山军队参加直系两派军阀联合讨伐冯玉祥国民军的战争并占领大同。阎锡山当局在大同镇压工人运动,破坏共产党组织。杨凤楼等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和京绥铁路总工会大同分会的领导人被捕,党支部受到一定的破坏。不久恢复活动后斗争方式更为隐蔽。党支部负责人先后为庄传珍、王庆增等。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随后,占领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大肆镇压北方的中共组织和革命民众,并且置外交惯例于不顾,悍然派军警搜查苏俄驻华使馆,从搜查到的中共北方区委文件中发现了大同地区的党员名单,导致大同地区的党组织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   大革命时期,除大同地区以外,中共组织在晋北比较活跃的地方当属崞县(今原平市)和定襄县。   1926年6月,崞县中学学生刘保粹、冯汉英在太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他们根据中共太原地委的指示,回到崞县吸收学生曹景刿入党。同年8月,成立中共崞县中学支部,书记刘保粹,上属中共太原地委领导。支部成立后,陆续接纳李兴唐(后改名黎玉,抗战中曾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李三楼等人入党。   1926年秋,在太原山西省立国民师范读书的共产党员薄书存(薄一波)和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共产党员贺凯等人,先后回到定襄开展建党工作。他们陆续介绍该县的小学教员张亨晋、樊瑞堂加入共产党,成立了中共定襄支部,支部负责人贺凯,上属中共太原地委领导。1927年1月,薄书存、贺凯又利用学校放寒假的机会,召集返回定襄度假的中共党员开会,决定取消中共定襄支部,成立中共定襄临时县委,樊瑞堂任书记,上属中共太原地委领导。   晋西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党在晋西地区活动的历史较早。远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1923年,这一地区就有少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开展革命活动,如贺昌、侯士敏、李舜琴、武子程等人。他们介绍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从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支部入手,扩大共产党和青年团的政治影响,逐步发展优秀的青年团员入党,建立中共支部,使晋西地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到1927年7月,中共先后在晋西地区建立了汾阳地委、离石县柳林镇支部、临县碛口镇支部、曲峪镇支部、文水支部、交城支部、孝义小组等。其中,尤以党在汾阳县(今汾阳市)的工作最为活跃,组织发展最为突出。   青年团汾阳支部在太原团地委派出的法政专门学校学生侯士敏的指导下,于1923年暑假在汾阳河汾中学成立。先由杨毓栋任书记,有团员七人,后由李舜琴接任书记职务,团员发展到10余人,上属青年团太原地委领导。1924年初,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