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惟一海洋运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中国惟一海洋运河

寻找中国惟一海洋运河   一提起运河,人们往往会想到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的确,京杭大运河作为贯通中国南北、世界古代最长的运河早已彪炳史册,成为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明遗产。除了这条大动脉之外,中国古代还有一条特色鲜明的海洋运河却鲜为人知,这就是元明时期开凿的胶莱运河。   相比较于内陆运河,海洋运河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都比较罕见,因而别具一番风韵。然而,可惜的是,作为中国惟一的海洋运河,胶莱运河早已湮没无闻了,除了在故河道上依稀残留着些许涓涓细流构成名不见经传的胶莱河之外,当年曾经盛极一时的胶莱运河已很难再现全貌了,自然与社会的双重作用,让这条海洋运河与我们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深处,背影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淡漠了。      缘起:南粮北运      胶莱运河,顾名思义,贯通胶州湾与莱州湾,进而将黄海与渤海以最近的捷径连接起来。开凿胶莱运河的初衷与京杭大运河殊途同归,指向的都是漕运,确切地说,就是为了运粮之需。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的时候,作为统治中心的北方,粮食短缺,不能自给,仰赖于南方鱼米之乡的供应。古人评价大运河时,用得最多的话,莫过于这么一句:“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民。”正在一步步走向繁盛的隋唐尚且如此,经历了五代十国、宋、辽、金蔓延的战乱纷争之后,到了元朝重新统一中国,何尝不是如此?北方经济一蹶不振,尤其是粮食短缺的现象愈演愈烈,政治中心顽固地坚守在北方,而偏偏经济不那么争气,经济中心早已转移到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不胫而走,传遍了大江南北。南方的粮食需要大量北运,但怎么运?仅仅依靠日益萎缩的京杭大运河行吗?所有这些难题,都在考量着元朝统治者的政治智慧。   1928年出版的袁荣叟编纂的《胶澳志》记载:“元、明、清,建都北京,军粮民食仰给南方,海运安危事关国脉。而胶澳乃南北航运之所必经,胶澳口外,星罗棋布之小岛,实航海者避风供水之福星。元代海运,粮舟大都出江淮,经胶州、成山赴直沽,盛时岁运三百六十万石。”这么大的运量,循着胶州、成山、直沽这条外海线路运输,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成本过高,消耗甚巨,令官商两方伤透了脑筋。为什么这么说呢?据青岛档案馆编著的《青岛通鉴》描述:“由于海上风浪险阻,粮船经常触礁,损失很大。”那要如何解决呢?在当时航海技术相对落后的时代背景之下,惟一的一种选择,就是不走外海走内陆,在内陆上凿通一条运河,将黄海与渤海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一条捷径。于是,胶莱运河就呼之欲出了。      开凿:两度兴废      最早提出胶莱运河大胆设想的是山东莱州人姚演。姚演其人生平事迹不详,查诸史籍,能够确定的是,他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上书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利用原有河道,修建胶莱运河,以缩短海运航程,节省海运成本。有元一代,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君主,忽必烈算得上是其中开明且有为的一位了。他敢想敢干而且是说干就干,他接受了姚演的建议,下诏开凿胶莱运河。   凡事知易行难,胶莱运河的开挖困难重重。不用说那个年代,就是放到今天,要在山东内地凿通一条运河沟通黄海和渤海,其难度都是不可想象的。不能不佩服忽必烈的决心与勇气。或许是马背上的民族长期的骑射生涯赋予了一定的胆略,他委任山东最高长官阿巴赤率“万人开河”。除拨银万锭之外,还下令免除益都、淄莱、宁海三州一年的赋税,折为开河民夫的工钱。   2年之后,“凿池三百余里……谓之胶莱新河”。来自江南的运粮船队,不必再绕胶东半岛,只需进入胶州湾,随海潮驶入胶莱运河,再经莱州湾北上,即可直达塘沽。胶莱海运之梦,似乎已经成真。   胶莱运河短时间盛况空前,成了维系南北的一条重要纽带。元朝为此专门设置胶莱海道万户府,辖水手、军兵2万多人,拥有各种船只千余艘。然而,这条难能可贵的海洋运河真正是昙花一现,转瞬即衰,通航仅仅2年,也是这个元世祖忽必烈,自己否定了自己,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下诏“罢胶莱海运事”,阿巴赤调京任职,船舶水手也都调到京杭大运河等河段去了。   为什么仅仅2年时间事情就发生了不可思议的逆转呢?原来,胶莱运河开通以后,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水量严重不足。按照原先的工程设计,是想利用胶州湾和莱州湾潮水上涨之机行船,谁知,人算不如天算,运河的设计者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中间河段水浅,“船多损毁”、“军民苦之”,这一技术难题不用说在当时,即使在今日也会让很多重温旧梦者望而却步,解决不了。   胶莱运河偃旗息鼓了,但不等于做这个海洋运河梦的人从此绝迹。时隔多年,到了明朝,胶莱运河奇迹般地再一次浮出水面,不仅有人重提旧议,而且又一次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不过,最终结局与元代没有什么两样。   这事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重蹈了元世祖的覆辙。中国历史推演最大的毛病,也是导致自己与西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